百官街道求是家园业委会以匠心共绘美好家园
用心服务催开“治理之花”
本报讯 (记者 蔚香) 这几天,冬日暖阳,百官街道求是家园顶楼集中安装的晾衣架,让居民们晾衣晒被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多亏小区业委会帮我们想办法!衣服、被子晒过后,就有了暖暖的阳光味道。”求是家园小区业主王大妈说,咱们在家喜欢洗洗晒晒,但高层不能外面晾衣成为大家的心结,现在业委会牵头协商后,这桩微实事办得妥妥的了。
这样的微实事几乎都由业委会与社区、物业在“夜间议事会”上沟通协商搞定。“夜间议事会”制度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的平台,也促进了业委会、物业和社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这一创新性的治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创新治理模式下,更多的是细节服务暖人。今年已70多岁的吴其龙,自2020年8月担任业委会主任以来,他凭借丰富的村社工作经历,带领业委会成员们对小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治理。从垃圾分类到停车管理,从环境美化到安全保障……业委会团队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从细致入微的沟通入手,了解居民所需所求,拿出人性化解决方案,用专业和热情书写着属于求是家园的故事。
垃圾分类,这一看似简单的行动,却在求是家园内演绎出了不凡的篇章。作为社区内第一个垃圾房落地的小区,初期选址就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为应对居民的不解与抵触,业委会与物业人员入户走访,耐心沟通、以情动人,最终一座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垃圾房在小区内落成。之后他们又制定了详细的分类指南,还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停车难,曾是困扰求是家园居民的一大心病。”吴其龙坦言,业委会人员没有回避,而是迎难而上。小区内连续20天巡逻至夜晚12点,用耐心和智慧规劝每一位车主,直至车辆停放有序。后来,小区设立车位显示牌,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车位,这一难题最终迎刃而解。吴其龙说:“治理之道,在于细节,在于用心。”正是这份坚持与用心,让求是家园的停车秩序焕然一新。
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上,求是家园业委会更是匠心独运。如电瓶车充电桩的集中建设,就走在了全区前列。如今小区内每一栋楼下都配备有充电棚,便捷的服务让居民们赞不绝口。而电梯内加装的智能监控系统,每当有电动车试图进入电梯,便会发出警报,提醒并阻止这一危险行为,确保了居民的安全。
“求是家园业委会的治理与服务,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之中。”区建设局物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理念,让居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