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糊涂账”成为“明白钱”
上虞对小区公共收益实行全流程智慧监管
本报讯 (记者 冯洁娜) “蚕丝被制作摆摊30天,收取场地租赁费6000元!”昨天,百官街道城市之星小区业委会成员贾晓峰与商贩确认场地位置后,当场打开支付宝“虞城红领物业”小程序,上传租赁协议和收据。经业委会主任潘城富审核,这笔收益即时汇入小区公共收益银行专户。这是我区实行小区公共收益全流程智慧监管的缩影。
“收得清晰,用得明白,账目业主随时可查,业主也更支持小区工作。”潘城富告诉记者,今年,小区利用商铺、电梯广告等公共资源收入近20万元,99.4%的业主投票同意使用小区经营收入维修部分道路。
电梯广告收入、公共车位停车费、经营性用房租金……住宅小区利用公共区域创收比比皆是,但以前业主想要算清这笔账并不容易。“对于业主来说,关键是要知道这笔钱花在了哪里。”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方超告诉记者,小区公共收益收入不公开、账目不明晰、使用不规范,已成为物业管理的“痛点”,也引发了业主与物业的诸多矛盾。2024年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省级项目中,就包括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
“糊涂账”如何变为“明白钱”?早在去年7月,我区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小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办法。今年4月,全省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召开。一个月后,我区正式出台小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区明确公共收益的获取、使用、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要求。同时,创新开发小区公共收益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系统,涵盖在线申请、审批、大额支取报备、定期公示公开等模块,并加载了资金扫码收款、收支实时对账等功能,实现公共收益发起、审批、支付的全流程智慧监管,在全区推广运行。
“现在小区超过2000元的支出会向社区报备,方便我们了解小区事务。”曹娥街道和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陆美说。昨天上午,闰土嘉和园小区因行道树剪枝整形,需支付9000元设备租赁费。小区业委会成员登录小区公共收益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系统,拍照上传合同和收据,经业委会主任审核、社区工作人员确认,顺利支付了费用。
为保障业主知情权,我区还依托支付宝开发了“虞城红领物业”小程序,业主实名认证后,可随时查看小区公共收益支出情况。“现在点点手机就一目了然,公共收益真正成了‘明白账’。”市民顾芳感慨道。
“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相关领导来虞调研时,为我区的做法点赞,认为值得借鉴推广。”方超告诉记者,全流程智慧监管系统运行半年多时间,已有110个物业管理小区纳入智慧监管平台,覆盖率超64%,收支金额超2400万元,剩余小区将分批培训后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