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 点亮生命
——教体系统创新组织青少年读书活动扫描(上)
通讯员 张方 王高锋 本报记者 万均
![]() |
![]() |
清晨,在耳畔琅琅的书声中,开启书扉新页;午时,在阅读连廊和流动书吧间,品书香幽韵;傍晚,在课后托管的闲暇中,徜徉于书海……
这是我区学校随处可见的书香校园一景,也是全区致力打造“处处可读、时时能读”的青少年读书环境的生动写照。
书香浸润 点亮生命
——教体系统创新组织青少年读书活动扫描(上)
通讯员 张方 王高锋 本报记者 万均
提升“书香校园”环境
让阅读随处生发
鹤小集团天香校区着力打造“国学天香”品牌,充分挖掘学校连廊空间,让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分批来到学生身边,分年级建设“六艺”阅读空间;华维文澜小学精心创设“花香书房”,新辟亲子慢阅读空间;春晖外国语学校借助数字朗读亭、自助借阅机等设备,支撑学生个性朗读、自主借阅,让校园阅读蔚然成风……
近年来,教体系统实施“把学校搬进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提升工程,倡导各中小学将学生读书场景创设融入校园整体环境建设。各校以特色文化根脉为基础,积极推进图书馆绿色亮化提升,加大阅读连廊、班级图书角、流动书吧等开放型阅读空间规划,注重智慧借阅、数字阅读创新空间建设等,打造起处处有空间、校校有特色、时时能阅读的青少年校园阅读环境。
各校结合校情,注重读书环境布设,创设起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金近小学将童话教学特色融入校园实景,打造“西方童话”“东方神话”等一步一主题的童话阅读空间,让校园置身童话乐园;重华小学将中华孝德文化融入校园,打造“孝德门厅”“孝德长廊”“美德转角”等阅读空间,让学生能随处感受孝德文化熏陶;城东小学将乡情文化置身校园,打造家乡校园游等主题空间,让爱乡爱家教育耳濡目染……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区中小学已投入近3000万元,加强一校一品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开放半开放型阅读空间建设,建成各类阅读空间200余个,数字朗读、自助借阅、数字图书馆等纷纷进入校园,有效改善了中小学校园阅读环境。
保障新书好书供应
好书源源不断
书香浸润生活,阅读点亮生命。为推进青少年读书行动,教体系统在着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氛围同时,多措并举,确保优质新书、好书源源不断有支撑。
区教体局统筹全区中小学图书采购,出台《全区中小学图书采购实施意见》,遴选优质书目,严把图书选择关、采购关、验收关,将图书采购资金纳入财政采购计划,保障全区生均年新增图书不少于2册。
据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全区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超530万册,电子图书46万册,生均藏书纸质图书超50册,为“书香校园”多场景阅读空间读书流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同时,教体系统积极对接区图书馆等大型社会藏书机构,开展“馆藏图书进校园”工作,依据区图书馆图书借阅大数据分析,挑选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共计8大类、2万余册图书进入有需求的31所中小学,实现校内即可完成“馆藏图书”的借还,大大便利了广大青少年借阅社会图书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书香校园”新书好书及时补充更新。
创新数字阅读场景
聚力“家校共阅”
教育部负责人曾在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上指出,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在组织青少年读书行动过程中,教体系统把握正确导向,注重创新载体,强化数字赋能,不断凝聚工作合力。
我区正视数字时代给青少年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视力衰退等困难,坚持数字驱动、创新发展,依托浙江省首批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上虞教育码”,集成开发“虞悦读”数字化阅读应用,实施大数据分析后的大范围阅读跟踪量化和阅读习惯养成干预,助力进一步深化“家校共阅”工作。
一是坚持纸质阅读,阅读历程一目了然。教体系统坚持青少年以纸质阅读为主的导向,在“虞悦读”应用软件设计中以跟踪记录纸质阅读数据为主要目标。
(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通过技术创新,学生只需在电子终端前亮“上虞教育码”和图书ISBN码即可实现人与图书的数据对应,借阅信息同步录入;家长只需通过手机扫描即可将家庭藏书录入孩子阅读书库,通过简单输入阅读页数,让纸质阅读的过程性记录成为现实,让家庭阅读历程一目了然。
二是便捷阅读干预,习惯养成见行见效。教体系统致力于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阅读指导阵地,教师通过发送阅读任务,可时时跟踪学生阅读进度;通过自动计算阅读量,可随时把控学生阅读效率;通过模型计算,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清晰可见……教师们可通过钉钉移动端随时掌握上述信息,动动手指发现阅读异常,让阅读干预方便快捷,为每一位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数据分析支撑,多方合力促成长。教体系统为每位学生提供多维度阅读画像,让家长和学生清晰认知自我阅读状况;为教师提供每日班级画像,让教师精准把握个体阅读发展状况;为区、校提供阅读驾驶舱,让面上阅读推广更加有的放矢。同时,为学生提供“集墨积分”称号进阶,让孩子在自我激励中主动成长、主动坚持;自编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能力检测题库,为必读书目阅读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虞悦读”数字化阅读应用自2023年5月试运行以来,已有来自34所学校的4800余名学生参与使用,入库图书3300余本,阅读记录超12万次,阅读总量超26000本。“上虞教育码”相关实践成果在《中国教育发布》、省委办公厅《浙江信息》、省政府办公厅《浙江政务信息》等刊发,获省领导批示肯定等。在家校共阅、阅读养成上的创新举措,受到家长、教师广泛好评。
悦读活动经常化,润泽学生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