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越冬,尽显生态美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骨顶鸡“作客”贺家池湿地
![]() |
本报讯 (记者 贺陶 通讯员 罗凯帅) 像鸭不是鸭,叫鸡不是鸡。12月6日,道墟街道贺家池湿地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白骨顶鸡,让这里的冬日更显热闹。
随着气温下降,白骨顶鸡成群结队在贺家池活动。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翻飞,时而于芦苇丛中嬉戏玩耍,在湖面上,更是频繁地展翅高飞、低头觅食、扑水嬉戏,显得悠然自得,其灵动的身姿为初冬的湿地勾勒出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
白骨顶鸡属于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种浑身漆黑、体长约40厘米的鸟类,嘴高而侧扁,因头部独特的椭圆形白色额骨而得名。其脚部呈叶状瓣蹼足,形状酷似蟹爪兰,不仅利于游泳,还使其在争斗中具备较高的攻击能力。
据了解,白骨顶鸡每年10月开启南迁之旅,12月底抵达南方越冬地。我区地处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因拥有良好的水源和丰富的植被,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停歇站。近年来,我区积极响应生态保护号召,以打造美丽幸福河湖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河长与河道管理员齐心协力,严格履行职责,大力治理河流水质,精心呵护周边生态。相关部门也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同时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猎等行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全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白骨顶鸡等众多候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