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链赋能 产业链提档
陈溪乡以“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链”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吴琢) 12月5日,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浙江农林大学二级教授斯金平携团队赴陈溪乡干溪村凤牛岭,指导当地村民野生种植浙江农林大学实验室培育的滇黄精品种。随着赠送的黄精种苗在闲置土地上落地生根,太平山黄精产业的辐射效应进一步延伸至“休闲干溪”片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陈溪乡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然而由于产业规模零散、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许多优质产品、美丽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少村庄缺乏“造血功能”。陈溪乡整合省农科院、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上虞区中医医院等20家联建单位资源,成立“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以“党建链”领跑“产业链”,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富业态新矩阵。
延链补链强链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下设供应链支部、营销链支部、价值链支部,构建起“部门支撑、院地合作、校地融合、村村抱团、村企结对”的五大合作模式。通过落实定期议事、党群服务、保障长效等三大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系统梳理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协同解决发展问题12个,共享生产、加工等资源20余项,有效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能。
针对市场反馈的黄精产品单一、包装不够精致等问题,“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积极回应,注入潮玩元素,丰富产品线。与乾升酒业、苦甜咖啡等企业合作,研发出黄精甜品、黄精酒、黄精糕等10余种衍生品;与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携手,设计出7款年轻化黄精包装,提升黄精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中秋节期间,黄精月饼礼盒销售额突破20万元,市场反响热烈。
“环境非常好,走走住住真的不错。”“这样的村庄非常适合养老。”“原来黄精九蒸九制是这样的。”11月,“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紧扣直播带货潮流,举办“仙隐太平,青春e行”代表带你议共富直播活动,邀请绍兴市党代表“虞南姚妹子”姚瑶携手陈溪乡人大代表、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向全国网友深度展示太平山村的文旅资源和黄精共富工坊的独特魅力,展现太平山村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方面取得的成果,引得网友惊叹不已。
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在“点线面”上深度融合,“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燃动“红色引擎”,联动共富线内陈家岙茶厂共富工坊、墨隐居民宿等资源,开发了板栗采摘、传统制茶、国风汉服、黄精研学、山野露营等农文旅融合的产品,激活“资源+”、融合“文旅+”、推动“业态+”。从好风景到好产品,致富的链条又向前延伸了一步。
接下来,“太平山·干溪里”农业产业链党委将深度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与全价值链,挖掘“黄精+”潜力,通过加强基建、打造品牌、拓宽销路、研发产品、举办市集等方式,同时联动片区内产业联盟,构建共富工坊利益联结机制,开发文旅项目,形成“太平仙养+古村农旅”发展模式,实现供应链“强筋壮骨”、销售链“妙招齐发”、价值链“延链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