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常见的投资误区之过度交易
日常,有些个人投资者喜欢博短线、追涨杀跌,想要去追求一些“小确幸”。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犯个人投资者常犯的另一个错误,那就是过度交易。
什么是过度交易
顾名思义,过度交易就是指投资者的交易频率高于合理频率,交易过于频繁。个人投资者喜欢频繁交易,是全球市场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A股市场表现得更加明显。
过度交易有什么危害
1、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投资回报
每一次交易都需要支付佣金、税费,频繁交易会显著增加这些成本,使实际投资回报受到影响。
2、扰乱市场秩序,影响市场稳定性
过度交易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并且可能加剧市场的投机氛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3、可能导致投资者情绪化决策,增加投资风险
过度交易往往与投资者的情绪密切相关,如贪婪、恐惧等。这些情绪可能导致投资者作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增加投资风险。
4、使投资者难以形成长期的投资策略和规划
过度交易往往缺乏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规划,投资者可能因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调整持仓。这种行为不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投资风格和长期的投资目标。
什么原因导致了交易频率和投资业绩间的负向关系呢
美国证监会的一篇报告指出,过度交易与过度自信相关。过度自信,会让投资者难以理性、客观地做出投资判断。
过度自信者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自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但在投资过程中,过度自信容易使投资者形成非理性的交易行为。过度自信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做出草率的决断,从而带来投资的损失。
如何避免过度交易
■ 客观评估交易业绩
在牛市时,个人投资者盈利的可能性较高,部分个人投资者把这种交易业绩只归因于投资能力,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客观评估交易业绩,有利于全面认识自己的投资能力,并不断进行反思和提升。
■ 谨慎进行投资决策
在进行投资决策前,需要避免自身和外部情绪的影响,分析各类市场信息,做出理性的判断。否则,凭运气赚来的钱,还会亏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