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工业重镇”硬核担当
曹娥街道锻造招商引资“强引擎”
本报讯 (记者 毛可雯) “今年招引的12个项目中,既有电机、风机等6个传统产业项目,也有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6个新兴产业项目,可以说实现了以传统产业的‘破立’推动新兴产业的‘稳进’。”近日,记者从曹娥街道了解到,今年来,街道坚持“123”招商策略,即始终将招商作为“一把手”工程,紧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大方向”,扎实推进项目引建、外资招引、服务增值“三大攻坚行动”,锻造招商引资“强引擎”,赋能经济发展“加速跑”。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为扛起“工业重镇”硬核担当,曹娥街道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组建精干团队实体化运作,先后赴福建、杭州、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工作。通过结合产业基础优势,街道全力加强政策宣传,并制作招商推介手册,突出曹娥特色优势,加大人才吸引,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招商引资,尤其如此。这也是曹娥街道招商人的共识。以蓝星印染整体关停搬迁为节点,街道科学谋划其旧厂房及周边区域腾笼换鸟新发展,推动未来产业社区建设,加速产业转型。而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街道梳理“问题清单”“改造清单”,将企业改造升级的动力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动力。一个项目,引来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按照“一楼一特色”,街道以产业总部回归带动创新链、制造链、服务链协同落地,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
“现在的招商引资,已不再是单纯的拼政策、拼资源,而是拼产业生态,拼营商环境,拼配套服务。”在曹娥街道招商工作人员看来,过去靠政策“让利”的低水平“内卷”已经行不通,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以创新为核心的招商引资革命。因此,街道争取在加快项目引建、扩大外资规模、提升服务质效上探索新路子、研究新办法,构建产业“生态圈”。“我们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健全的配套建设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挖掘市场有效需求,增强外商投资信心。”曹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街道还开展“政务公开在浙里‘32条’进民企”宣讲活动,召开项目纾困解难会议,及时发现、解决内生项目推进“卡脖子”问题,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如今,金丰人防、英达风机、佳盛等企业的各大项目汇聚于此,个个成为曹娥产业链的“领航头雁”,持续激活产业集群“雁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