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动智慧与创造力深度碰撞
——教体系统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万均 通讯员 胡捷
校园科技盛宴
促动智慧与创造力碰撞
金秋时节,两场精彩的校园科技盛宴,使广大师生大开眼界,收获颇丰,同时增强了提升自我人工智能素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经精心筹备,9月19日,首场校园科技盛宴——全区首届人工智能iTech专项赛开启。
比赛分为创意舞台编程赛和开源硬件任务赛两条赛道。在创意舞台编程赛场,主办方制定的比赛主题以“一江两岸”为背景,并描绘出一幅在美丽的曹娥江畔市民朋友游玩、锻炼、学习的美好场景,以此倡导和激励学生们善于调节情绪、勤于体育锻炼、乐于学习新知,并要求制作人工智能作品将这份美好的期待传递出去。凭借着过硬的编程基本功和独特的创造力,各组选手历时2小时精心制作,向在场评委递交上充满创意和热情的作品。
同时,在开源硬件任务赛场,主办方以“游玩曹娥江畔”为主题,为选手们设置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关卡;学生通过机器人搭建、程序代码编写、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运用等,成功复刻了主人翁在曹娥江畔游玩的精彩瞬间,将科技与创意完美融合,展现人工智能的无限魅力。
“我区首次开展的大型人工智能iTech专项赛,从比赛现场看,比赛参与人数多,影响力广。以此为起点,我们将创设更多赛事和活动,进而将人工智能教育深入校园、造福师生,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绍兴市教育局对我区成功举办此次赛事给予高度评价,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于是,9月30日,第二场校园科技盛宴——绍兴市人工智能竞赛择址我区举办。此次竞赛尽管提升了任务难度和参与广度,还是吸引了来自全市58所学校的125支参赛队伍。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培训部副主任张晴专程与会,在实地参观比赛现场并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点,对于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比赛具有开创性、普及性、教育性。她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激发了更多师生学习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两场校园科技盛宴,不仅为我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与创造力的舞台,也展示了全区人工智能普及教育阶段性成果,更为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人工智能+教育
赋能师生素养
近日,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工作室携全体试点校骨干成员,在鹤小集团天香校区举行第4次人工智能教学巡回研讨活动。
活动中,天香校区骨干教师陈伟伟走进五年级课堂,开启一堂《最短路径》的人工智能展示课。他以上虞“四季仙果之旅”为主题,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把问题划分为多个小问题,通过解决各个小问题,实现整体问题解决”基础上,聚焦计算思维,通过问题界定、分解、抽象建模,尝试设计算法,同时巧妙运用人工智能,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优化,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课堂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路径。区电教馆及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对陈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对其“人工智能进课堂”的积极探索与成功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教师普遍反映启发较大。
这是我区推进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工作中的一幕。
据悉,2022年10月,我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实小集团上德校区、滨小集团滨江小学、重华小学等5所学校同时列为试点校。由此,我区开启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之旅。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我区紧跟时代步伐,力推试点工作,创新不辍,正努力将人工智能教育从点状向普及扩面,从校内向社会辐射,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人工智能教育优秀示范区。”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教体系统立足校情师情生情,创新开展探索。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