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教育

用心耕耘 以爱护航

——记区“龙盛青年教师标兵”王琴

  从盖北到章镇,90后教师王琴一直坚守在乡村教学一线,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她多次在市、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曾荣获区新居民子女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区“龙盛青年教师标兵”等荣誉称号,所带的班级多次荣获区先进班级集体称号。

用心耕耘 以爱护航

——记区“龙盛青年教师标兵”王琴

本报记者 陈婷

  深耕教学 强化技能

  在教学中,王琴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悉心备课,精心上课,做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所带班级成绩始终位于年段前列。她不仅积极提升理论储备,更在实践的田野上深耕,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撰写发表学科论文和课题,不断强化专业技能。

  2016年,王琴从盖北镇小调到王充小学。此后,她每天来回近60公里,每天往返通勤时间长达三四小时。有一年正值全区班主任基本功比武比赛,王琴孩子刚满两岁,她只能每天晚上先把孩子哄睡后,再起来开始准备比武材料,写文案、设计主题班会……每天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下。第二天,她又要早早起来正常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认真准备,她连续两年获得比武单项一等奖。

  因材施教 以爱育人

  除日常教学工作外,王琴还兼任了学校资源教师工作,用教师的神圣责任和母亲的博大胸怀,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老师,小炜故意撞我。”“老师,小炜的作业又没做。”“王老师,你们班的小炜刚刚美术课又离开座位走来走去,还趁我不注意偷偷溜到后门口玩……”一天下午,王琴刚进办公室,就有任课老师和学生来反映情况。

  小炜够淘气的!课堂上,小炜总管不住自己,爬到附近同学桌子底下和别人说话,甚至会在上课时偷偷跑出教室在门口的花坛里拔草、捉虫……令人头疼不已。每次小炜犯错后,王琴都会把他叫来询问谈话,并教育他下次改正,但丝毫不见效。

  经过调查,王琴发现小炜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处于放养模式,导致他行为习惯自由散漫,同时患有多动症。“我一定要帮助小炜”,一个声音从她心底传出。

  此后,王琴十分注意小炜的一言一行。为了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王琴会挑简单的问题向他提问,回答正确后,便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此外,王琴还与小炜约法三章,制定了专属于他一个人的奖励制度:抽屉整理干净就奖励1个积分,一天之内没有与同学发生纠纷得1个积分,上课不随意离开座位奖励1个积分,个人卫生整洁奖励1个积分,当天作业全都完成奖1个积分……攒到10个积分就可以让老师完成他的一个心愿。制度一出,小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为了让同学们从心底接受小炜,王琴特意召开了“团结友爱”主题的班队课,让学生们懂得团结友爱,乐于帮助同学。

  王琴主动找到小炜父母谈话,共同制定针对小炜多动症的个别化训练,画画、读故事、打羽毛球、跑步……按照计划,小炜父母每天陪他进行训练。小炜在一天天改变,开始主动帮班级做事,赢得了同学们对他的认可,也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


上虞日报 新闻·教育 00003 用心耕耘 以爱护航 2024-11-02 上虞日报2024-11-0200014;上虞日报2024-11-0200010 2 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