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老人享受
触手可及普惠型服务
(上接第一版)
为了进一步扩大山区乡镇养老食堂的覆盖率,我区全面构筑“区域性晚晴食堂+助餐点+送餐”网络,让行动不便的山区老年人在家中就餐。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送餐网络,我区还拓展出了“送餐+探访”新模式。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孝善邻里”探访关爱,村社干部和志愿者在上门送餐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解决独居空巢等特殊老人的生活情况,兜牢特殊困难老人的安全守护底线。聚焦山区老人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我区还创新推出流动“乐龄集市”,以“摆摊”的形式巡回提供理疗体验、血糖血压测量、解读体检化验单、义剪等便民服务。今年,区民政局还为偏远山区老年人开出了“乐龄大巴”,打包医养、康养、家政等专业便民服务“上车”出发,在虞南山区农村巡回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把优质养老服务打包送到老人家门口。
农村老人购买能力弱,专业化服务难以扎根,养老不能照搬城市经验。为此,我区依托“邻里救”系统,聚焦孤寡、独居、留守、失能失智、残疾重病等5类困难老人,开展“邻里帮”“结对帮”“兜底帮”等邻里互助式探访关爱模式,实现服务需求第一时间发现传达。同时迭代“孝德乐龄系列”服务体系,深化完善“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镇(乐龄中心)+村(乐龄之家)+自然村(乐龄驿站)”四级居家养老服务链,组建了371支村社民生服务队伍,实现多层级覆盖、实体化运作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