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商都·休闲

“学堂+基地”“山上+田间”“文化+音乐”

下管镇因地制宜打造“青山学堂”

  本报讯 (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刘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上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代越窑青瓷鸳鸯砚滴,出自哪里吗?”“这个国家一级文物就出土于咱们下管镇。”又是一年开学季,下管镇联新桥村的“青山学堂”里,省工艺美术大师、省乡村工匠名师顾少波正在向下管镇小的孩子们讲解上虞越窑青瓷文化,开启“开学第一课”。

  今年来,下管镇坚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的原则,结合“一场所一景观一故事”、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要求,将联新桥村原有的青山庙拆并,通过内部改造成为“青山学堂”。

  探索“学堂+基地”模式,以点带面,实现文化新传承。下管镇设立暑期耕读文化研学基地,结合五经牌坊、千年古道、百年老街、五经六艺馆等自有历史资源,串点成线,打造出一条融合乡村文化和教育实践的精品研学路线,吸引学生前来体验打卡。设立管溪创客新联盟基地,汇聚农创客、文创客、商创客等多元创客群体,联合当地企业家、新阶层人士,开展经验交流,激发青年创客创业新活力,让学堂更加“活”起来。

  开展“山上+田间”体验,以艺为桥,激活产业再创新。利用山上山下、田间地头的自然风光,与新晋山野网红打卡地“虞山隐”开展联动体验,让游客不仅能在“虞山隐”欣赏山间优美风景、采摘新鲜茶叶,更能深入田间学堂,体验千年耕读古镇的独特魅力。邀请各界书画爱好者、文艺大咖开展田间采风创作,开展书画巡回展,让学堂更加“靓”起来。

  享受“文化+音乐”盛宴,以乐为媒,赋予文化新魅力。结合区文化特派员下派工作,发挥其个人艺术专长,在深入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索以音乐激活乡村文化资源的新路径,通过开展音乐文化宣讲、音乐实践教学、大学生音乐实践创作等,实现音乐文化资源的不断入驻,让学堂更加“乐”起来。

  “我们积极吸纳党员、教师、社工、非遗传承人等群体加入‘青山学堂’,以‘亲情陪伴’为主要内容,为山区孩子提供涵盖党史学习、卫生知识、自护教育、兴趣养成等多个服务模块。”下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耐心温暖的陪伴、灵活趣味的宣讲以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山区孩子朴素强烈的爱国情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上虞日报 新商都·休闲 00007 “学堂+基地”“山上+田间”“文化+音乐” 2024-09-09 22793332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