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集中“充电”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区举办发展新质生产力暨企业管理创新研修班
本报讯 (记者 贺陶 通讯员 吕云祥) 近日,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举办发展新质生产力暨企业管理创新南京大学研修班。参加此次研修培训的学员包含我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电气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及时尚休闲、建筑业等产业行业的50多位企业家、管理人才和骨干精英。
据了解,此次研修培训除了课堂教学,还安排了实地参观考察,助力学员企业找方向抢先机赢主动。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勇气和志气,敢闯敢试敢干,积极引领推动技术变革,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推动企业与时俱进、迭代升级。
浙江诺亚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文辉认为,课程非常贴合实际,在当下国家倡导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的内生发展和提质增效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目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打破了国外对标公司对我国数据中心、储能电站、国防军工等战略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封锁,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
浙江白云浙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军表示,公司将在后续生产创新中聚焦数字化和智能化,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升变压器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尽快推动企业在结构车间采用焊接机器人技术。
绍兴上虞东山精密塑胶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徐莉萍谈到,作为“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更应该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优化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其实,我区具备抢抓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诸多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借力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到造就资本市场“上虞板块”,再到开拓“万亩千亿”大平台新空间,上虞一直引领改革创新开放之先。企业家在市场化、规模化、证券化、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等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引领和支撑着上虞经济快速发展、走在省市前列,并连续两年夺得“浙江制造天工鼎”。据悉,目前全区共有10万家市场主体。
当前我区也正在加快研究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提出了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数智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和储能与氢能、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元宇宙四大新兴未来产业“4+4”的产业框架。与此同时,我区拥有产业链相对完备的“专精特新”群体,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在上虞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