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绿库”变“金库” “空气”也能卖钱

我区实现全市首笔存量碳汇交易

  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空气’也可卖钱呢!”6月25日,当岭南乡东澄村以1180.42元出售当地15.37吨存量碳汇时,东澄村党总支书记王柏军难掩激动地说,虽然钱不多,但大家看到了农村共富还有另一种出路。据悉,这还是绍兴市首笔存量碳汇交易。

  当天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绍兴余坤喜来登酒店与岭南乡东澄村顺利完成存量碳汇交易,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态转换。据介绍,作为中国最美乡村的东澄村,自然环境优美,有“天然氧吧”之称。村内有着百年古村、千年梯田、万年石浪、高山草甸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蕴藏着巨大的碳汇能力。据有关部门测算,东澄村年固碳能力1800多吨。

  那么什么是碳汇呢?据介绍,“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比如说,东澄村通过升级农业种植技术、植树造林等举措,实现固碳减排,将1800余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存’进地里、植被上,不排放出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碳汇交易,种田人可以变成“卖碳翁”,通过对碳减排量进行竞价交易产生额外效益,让“青山”变“金山”。

  此次碳汇交易的成功进行也是我区践行“双碳”目标、发展绿色产业的破冰之举。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总体目标,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蝶变”。

  作为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区(县),今年,我区在碳汇提增价值转换方面持续发力,深入研究存量碳汇价值实现有效途径,积极开展碳汇核算体系建设,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推动碳汇进入市场,鼓励企业参与碳汇交易,实现碳汇价值有效转化。前不久,我区正式出台《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国县(市、区)层面率先编制规范存量碳汇使用文件。


上虞日报 要闻 00001 “绿库”变“金库” “空气”也能卖钱 2024-06-28 上虞日报2024-06-2800012 2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