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教育周刊·花样年华·小学版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夏丏尊小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

  6月19日,记者走进夏丏尊小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内,一幅幅颇具民族特色的纹样手绘图、图腾意象图等映入眼帘,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欣赏。“这是学校《寻民族纹样之美》课程教学的成果展示,有力探索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新路径。”夏丏尊小学副校长张春燕介绍,学生们将自己喜欢的纹样“附身”到衣服、背包、扇子、雨伞等物品上,创作出一系列民族纹样文创品。

  作为第六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夏丏尊小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目前,学校共有学生940余人,其中新居民子女占比近70%,涉及10多个少数民族。近年来,学校以“爱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关爱新居民子女,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共绘“同心圆”、坚持“同频率”、营造“同场域”、聚焦“同成长”,促进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入师生心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涵发展。

  共绘“同心圆” 唱响团结歌

  学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心圆”。加强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大会等,加强党员干部学习重要论述及党的民族政策知识,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识。

  学校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宣讲团,利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向师生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学习民族团结事迹;走进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民族团结知识。党员教师郑亚利入选绍兴市级宣讲团,参加浙江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巡回宣讲活动。她以“国以人立,教以师兴”为宣讲主线,讲述学校在民族团结事业中所作的努力,为各民族学生,为伞城崧厦,贡献爱,书写爱,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坚持“同频率” 念好“山海经”

  夏丏尊小学教师钟国根,克服重重困难赴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二小支教,成为两校之间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他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当地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他在家访中发现,由于不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将子女托付给长辈,忽视了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陪伴和责任,导致学生内心孤独、性格孤僻等。为此,他与学校取得联系,希望发挥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优势,为支教学校的家长和师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夏丏尊小学以“云端送教”的方式,为远在2000公里外的永和二小的家长们送上了一堂堂家庭教育指导课。两校通过隔空“对话”,开启优质教育共享,线上“山海协作”新天地。夏丏尊小学还牵手永和二小成立结对帮扶共同体,以党建联建、课堂同步、资源共享等形式,深化团结合作,念好“山海经”,延续“山海情”。

  营造“同场域” 弘扬民族情

  为更好地引导新居民子女了解上虞,融入上虞,在这一片“同场域”里感受民族融合之情,学校成立青笛社团,购置青笛提供给有兴趣学习青笛的新居民子女学习使用,并免费开出青笛课程,让学生们在无负担的情况下得到学习青笛的机会。

  同时,该校还与区内7所兄弟学校达成联盟,合力推广青笛特色课程,让不同学校间的学生们增进交流,拓宽社交面,切磋青笛技艺。“让上虞青瓷文化沁入五湖四海的‘流动花朵’,造就属于他们的音乐梦想。通过吹响青笛,也把上虞的青瓷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让各民族学生通过文化传播融合得更加紧密。”张春燕说。

  唱民族童谣、跳民族舞蹈、做家乡美食、画民族海报、说家乡变化、讲民族团结……每年寒假期间,学校都会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展现家乡的年俗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以别样的迎新方式,增强民族自豪感。

  聚焦“同成长” 绽放民族花

  漫步校园,民族小公园、民族团结宣传厅、民族馆等具有民族元素的校园文化夺人眼球,民族团结氛围十分浓郁。

  重走红色之路,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一方面,开出《不一样的青年 一样的“五四”》《做党的红孩子》等红色主题展示课;另一方面,邀请全国劳动模范杭兰英等“身边的榜样”走进“开学第一课”,让师生们观摩新时代先锋人物的开创事迹,学习开创精神。

  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予以关注。每学期初,对所有学生进行家庭状况、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全国资助系统对低保类、残疾类、建档立卡等需要资助的学生进行资助。学校还与困难学生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辅导课、心理辅导课等,帮助各民族学生尽快融入学校教育;设立“金爱心”学生基金,帮助学生实现“微心愿”,奖励并激励有志向的学生,引领各民族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向学。

  夏丏尊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烨挺表示,在民族团结之路上,学校将继续探索实干、巧干之法,让“团结”成为一种力量,将“红石榴”播种在每个孩子心间,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花样年华·小学版 00007 夏丏尊小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 2024-06-22 22357411 2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