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交通

交通改变山村生活 发展拥抱诗和远方

——从陈溪夏家岙网红路看上虞农村公路变化

  交通改变山村生活 发展拥抱诗和远方

  ——从陈溪夏家岙网红路看上虞农村公路变化

  5月29日,2024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绍兴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近年来,上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久久为功,今年2月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名单中,上虞榜上有名。笔者以陈溪夏家岙村的“山路十八弯”为例,说一说上虞农村公路给老百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切实变化。

  陈溪乡位于上虞东南部,属四明山北麓,境内峰峦叠嶂,与余姚地界接壤,其中东北部与余姚大岚镇交界的是夏家岙村。一直以来,夏家岙因地处深山而无人问津。时间转折点,是2018年美丽乡村公路“夏家岙铁山后—浒溪线”提升工程开启了破局之道,2020年夏“山路十八弯”建成通车,受道路制约发展的瓶颈痛点得到有效解决。

  乡村发展,交通先行。打通陈溪与余姚的“断头路”,不仅让夏家岙交通闭塞的状况豁然改变,也让周边村庄和整个陈溪乡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如今铁山后的“山路十八弯”成了夏家岙“一村一品”的网红路。同时铁山后至浒溪线(S213省道,即原33省道)的跨地界通车,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陈溪的东北大门,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有力促进“九厂两院”“跟着阳明游陈溪”“营在陈溪”等旅游项目“留量”“增量”转化的实现。今年“五一”假期,陈溪乡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

“山路十八弯”的前世

  从空中俯瞰四明山,山脉连绵起伏,夏家岙村委海拔153米,铁顶山最高海拔378米,村域面积4.53平方千米,具有400余年村史的夏家岙被层层大山包围,世代先民居住在谷底,旧时交通主要有去余姚钱库岭的吊桶古道和蚕脉岭古道、去余姚大岚的夏家岭古道等,那时候做事谋生全靠双脚步行,运输拼体力用肩挑背扛。夏家岙先民出行,山险路陡,时而盘旋环绕,时而登石直上,生活艰苦可想而知。

  陈溪与余姚交界处有一条羊额岭,北坡为四明山羊额古道,岭之南为夏家岙村,先民们为养家谋生,硬是在“两颊棱棱额下分,更无坳处可藏云”的羊额岭南坡开辟出吊桶古道。吊桶古道宽窄不一紧贴峭壁而建,山崖如同井壁,夏家岙村宛在井底,古道如一根粗大的吊绳,行路者沿石阶登高其间,形似一只吊桶“向上”提升。夏家岙的樱桃、竹笋等山货特产,除沿谷底经大庙至下管、县城的山路运销外,还可跋涉吊桶古道,经羊额古道,前往余姚大岚、梁弄等地,换取日常生活用品。

  有一首民谣这样描写当时山民的艰辛:“夏家岙人苦,挑脚做长工,脚脚爬山路,天像笠帽大,稻田像酒盅(田爿小),出门三根岭,饭包挂头颈,柴子当棉祆,葛藤系裤腰,竹箬(箬壳当祙防寒)包鞋帮,篾把当灯照,吃咯六谷糊,穿咯补丁裤,(番薯)渣头搡年糕,咸卤当菜汤,住的茅草房,睡的硬板床,四季无憩日,穷得响叮当。”

  20世纪60年代起,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性,陈溪开始对山路陆续进行改造。70年代起,铁山后修筑了一条小路,但仅适应于人步行,吊桶古道渐被废置。

“山路十八弯”的今生

  时间进入新时代,随着2015年1月浒溪线余姚段的竣工,赋予一山之隔的夏家岙村民新想法和新契机。夏家岙的铁山后自然村离省道浒溪线直线距离不过700多米,客观条件基本具备,“省道近在咫尺,能否修通与S213省道相连的山路”遂成为当地夏家岙村民迫切的心愿。

  2015年12月,上虞区委办〔2015〕137号文《关于印发<上虞区“美丽乡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如春风吹进夏家岙村民的心坎,2018年上虞区美丽乡村公路“陈溪乡铁山后—浒溪线”提升工程排上日程。交通部门光方案就做了三套,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路线长3.3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2019年乡村公路“夏家岙村—铁山后”提升工程建设,包括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排水设施、涵洞、接坡等,投入资金约300万元。2020年5月,绍虞农路办〔2020〕1号文《关于印发<上虞区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实施细则>的通知》出台,2021年“陈溪乡夏家岙—铁山后—浒溪线”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实施,安装里程3.84公里,投入资金127万余元。2023年公路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乡村道部分)建设,对“夏家岙—浒溪线”中半岙至铁山后路段边坡存在的崩塌、滑坡等隐患开展治理,投入资金400余万元。

  路通梦圆,带动一方发展。“夏家岙—浒溪线”总里程4.1公里,“羊肠小道”脱胎换骨变成“阳关大道”,“峰回路转”犹如一泓春水注入,激活小山村。一头通往陈溪的乡村公路,一头跨地界联通铁顶山山脊上的省道,解决了夏家岙及附近2500多位村民的出行需求。以前从村口的柴山脚徒步至山顶省道,大约需要1个小时,如今开车只需10分钟左右,进出大为便捷。铁顶山公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象征走过弯路是坦途的18个大的“发夹弯道”融入绿水青山,业已成为一道别样的美丽风景,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慕名来此打卡。更重要的是,有了便捷的交通,有效拉近陈溪与余姚梁弄、大岚、四明山三镇的距离,甚至不用绕远路,还可把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丹山赤水、奉化溪口、宁波五龙潭等景区的游客吸引到陈溪风情小镇,使得夏家岙村乃至整个陈溪乡都融入到四明山旅游圈,这为属地旅游发展带来明显的引流作用。

  2020年,夏家岙盘山公路贯通的回响,焕发出乡村蓬勃生机,央视新闻曾以《浙江上虞:贯通盘山路推动美丽城镇发展》为题专门进行报道,有效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2020年、2023年,夏家岙村两次举办“风景与速度”的户外体验运动——自行车爬坡赛,进一步打响了网红盘山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山路十八弯”的未来

  山路通,心路顺,致富有出路。“十八弯”盘山公路如盘旋在崇山峻岭间的巨龙,从“望路兴叹”到“天堑变通途”的蝶变,始步入跨山联甬“双循环”新格局窗口期。发展要素的激活,不仅仅是两地距离的缩短和时间成本的节省,更是唤醒山水人文资源为未来竞风流,景有路通加持而可赏,村因路达巨变焕新颜。

  陈溪乡夏家岙“山路十八弯”作为上虞、余姚两地的路网联结点,贯通省道浒溪线后,往北可至余姚,往南通奉化,往东可经鹿亭、章水至宁波。此外,夏家岙村经浒溪线、余梁线到余姚西高速道口,或经百悬线、章路线至章镇高速道口,行车两道口,均约40分钟,小山村也正通过高速公路全力融入长三角大城市经济圈。

  发挥“交通+”模式,在夏家岙“山路十八弯”的基础上,依托周边路网,结合人文及自然资源条件,优势互补、内外联动、区域协同,陈溪乡着力开发四明山最美公路“枫之谷”,已完成游客接待中心、乡村客厅、骑行驿站、绿化工程、园路工程、广场铺装、景观廊亭等配套工程建设,创意“枫之谷”形象特色,植入山村特有的温度服务,把夏家岙村打造成为虞南山居休闲带上充满青春活力和热情待客的旅游村庄,让游客真正体验到心动之处有收获。

  向“新”而行,以“质”图强。夏家岙“山路十八弯”只是上虞“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它是一条直达省道的“梦想路”、直通乡村末梢的“惠民路”、直抵群众心坎儿的“致富路”,更是一条直奔诗和远方的“乡愁路”。

  是然,生活接地气的是人间烟火味,勇于超越的则是随路律动共未来,而尽力演绎好绿水青山与人的情怀交响!


上虞日报 交通 00004 交通改变山村生活 发展拥抱诗和远方
2024-06-19 上虞日报2024-06-1900004;上虞日报2024-06-1900005;上虞日报2024-06-1900009;上虞日报2024-06-1900007;上虞日报2024-06-1900012;上虞日报2024-06-1900011 2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