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美育向未来 勇立潮头谱华章
鹤小集团凤山校区探索学校美育实践新路径
本报记者 陈婷
舞台上,25名学生身着蓝黑相间冲浪服,随着音乐旋律变化和舞台灯光变换,脚踏白色踏浪板追逐浪潮,完美诠释力与美。这是鹤琴小学凤山校区舞蹈队在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上演绎《乘风破浪》舞曲的精彩一幕,也是学校美育实践的最新成果。
“舞者们勇立潮头踏浪前行,展现上虞人心怀壮志,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学校副校长朱丽娟介绍,舞蹈队辅导老师任银平和学校领导经过20多天精心挑选,在2月18日确定《乘风破浪》舞蹈主题,3月初,开始挑选舞蹈队员展开排练。
“舞蹈中需要队员模仿浪潮,足尖打浪。胸倒立和打水花非常难,不少队员胸口、腿上全是淤青,家长都心疼得不行。大起舞是练得最久的,因为大起舞需要全部队员动作整齐,只能一遍遍听音乐一遍遍练习。”任银萍回忆,每天队员们在学校里练习2小时后还要回家继续练,家长们每晚拍下视频发群里打卡后,由她一一点评纠正。队员俞诗婷笑着说:“我真的连晚上做梦都在听音乐、做动作。”
舞蹈中,最吸引人的就是1.5米高,带有弧度的白色踏浪板。板是由海绵和钢管制作的,板面柔软,但板底坚硬有凸起。舞蹈动作中有许多翘板和转板动作,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每个队员都很难驾驭板面。“要把板稳住且翘得很高是一个特别难的动作,每个队员都多多少少被板磕到、划伤过,我一条腿上就有16块淤青。”领舞队员王亿梵表示,起初自己不敢站在半空,训练过程中总会从板上跳下来,把托举的队员小腿踩得全是淤青。“有一场我要踩着3层不同高度的板面往下跳的动作,特别考验爆发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收紧核心,踩踏板的时候发出‘啪’的声响,动作也要随时准备好与海浪搏斗,展现全身的力量感。”王亿梵笑着说,自从练舞后,队员们瘦了很多,几乎人人都练出了马甲线。
舞蹈中,俞诗婷和其他两名队员需要将王亿梵托举起一人高。“板很软,我需要用脖子顶住板面,让她踩在我脖子上,不然她站不稳。”俞诗婷告诉记者,因为每天练习,自己的脖子受了伤,妈妈特地带着她去医院检查,每天涂抹药膏继续练习。
临上场前,队员徐丽莎练托举的时候脚趾受伤肿起,家长心疼地劝她不要上场了。“不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徐丽莎拒绝了家长的提议。演出当天,虽是由家长背着来到现场,可徐丽莎说,自己一上台就不觉得疼了,等到跳完走下舞台才感觉到脚疼得不行。
汗水和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凤山校区在各类艺术比赛中捷报频传。“学校一直坚持以美育人,文化育人,为学生艺术活动做好人员和后勤保障。今后,学校将继续创设平台,让学生们在浓厚的舞蹈艺术氛围中,提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绽放绚丽的艺术之花。”校长胡国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