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闻·综合

提升人居环境 守护“耳畔安宁”

我区积极推进“宁静小区”创建试点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徐景) 半夜楼上的“咣当”声,广场舞的嘈杂声,店铺的吆喝声,装修的轰隆声,汽车的喇叭声……形形色色的噪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基层的最小单元,能否既保住“烟火气”,又守住“耳畔安宁”?记者从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我区正在推进“宁静小区”试点建设,计划今年内建成2个“宁静小区”。

  “宁静小区”不是追求绝对安静,而是通过借助管理和技术手段,合理规划活动时间,实现声环境质量达标,提升居民满意度。根据相关标准,“宁静小区”需满足居民入住率达到70%以上,且位于城市1类或2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不得超过所在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小区周边不得存在突出的噪声污染问题,也不应有长期反复的噪声扰民投诉。

  绿城桂花园作为“宁静小区”的试点之一,已经让不少居民感受到了实质性的改变。“以前一到晚上就听到广场舞的音乐,现在‘劲舞团’变‘静舞团’,耳朵清静了,心情也安宁了,空下来我也会一起去跳舞。”老住户王小芳欣喜地说。原来,小区为广场舞爱好者们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室内活动场所,并改用木质地板以降低跳舞时的“分贝”,既保障了居民的安静生活,也让阿姨们不再受天气和时间限制。

  此外,小区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造“具有人间烟火气”的和谐安宁小区:制定居民公约,增设室内乒乓球室,外围绿化修侧不修主枝,设置禁鸣标识,加固松动的下水道盖板,并通过座谈会了解居民对小区声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此外,针对垃圾清运噪音问题,小区与清运部门紧密协调,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降低噪声,为小区按下“静音键”。

  “二次装修噪声扰民是老小区的痛点。为此,小区专门制定了装修管理制度,对施工与装修作业进行登记,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休息时段严禁进行装修活动。”绿城物业经理扈传奇表示,为了确保这一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物业公司还安排了管家每天至少上门巡逻一次,对装修现场进行拍照打卡并上传到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监督。

  “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创建工作,是国家倡导的噪声污染防治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城市声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实践。”生态环境分局大气环境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建设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工作机制、居民公约、管理制度、标识与宣传、公众参与等多个层面。

  接下来,我区将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区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并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的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为居民创造更加美丽、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上虞日报 新闻·综合 00002 我区积极推进“宁静小区”创建试点工作 2024-06-15 22335841 2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