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兴海村] 守望相助催开文明之花

  盖北镇兴海村位于盖北西部,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650亩,海涂地98亩,葡萄种植面积1400多亩,“两菜”外包面积3000余亩。全村共1045户,常住人口7657人,其中新居民5431人。

  近年来,兴海村深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先后获得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垃圾分类示范村、绍兴市文明村等荣誉。

[兴海村] 守望相助催开文明之花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 特约摄影师 刘育平 摄

  【新居民业余生活“活”起来】

  早晨7点,居住在中心3楼的湖南籍新居民郭书华便起床利索收拾家务,下楼步行2分钟送小孩到幼儿园,再开车10分钟到工作单位。下午5点,郭书华接上放学的小孩送到新居民文明实践中心,和10来个孩子一块看书、画画、做手工。晚上7点,郭书华一家到楼下散步消食,逛绿化步道,玩起健身器材……“食”放心、“住”无忧、“行”便捷,这是郭书华们搬进兴海村新居民文明实践中心的新生活。

  这幢高3层、总面积4500平方米的新居民文明实践中心,一楼为村史馆,除了榨菜非遗工艺传承,还展示了来自24个民族的新居民在兴海村相生相融、共存共荣、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画卷。二、三楼为新居民公寓,租住着41户像郭书华一样的新居民。

  作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后勤服务基地,户籍人数只有2.4万的盖北镇,登记在册的新居民达2.8万。光在兴海村,就居住着5400多名新居民。为更好地服务新居民,去年以来,盖北镇将新居民服务站下沉到村一级。“搬得来、住得下、优服务、融得进,从衣食住行到生活变迁,从着力稳就业到人居环境提升,让广大新居民乐享新生活。”盖北镇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整齐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这个端午假期,兴海村新居民文明实践中心的图书室内,几名青少年正在安静地阅读;而另一边的活动室内,则是一派热闹的景象,乒乓球、羽毛球,村民们玩得不亦乐乎。“有阵地才有根基,有活动才有活力。”兴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苗根说,在激活新居民服务新引擎的过程中,村里灵活统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整合盘活各类资源,为文明实践活动全面开花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让新居民的业余生活“活”起来。

  【乡村治理力量“新”起来】

  新居民体量大、流动频繁,乡村治理有一定难度。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鼓励大家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工作?2008年5月,盖北镇成立了上虞首个新居民事务所,同时成立的还有兴海村和谐促进会。山东籍新居民赵思军作为其中一名和谐促进员,和镇村干部一起外出学习考察,参与了诸多起步阶段的制度建设。

  再到兴海村时,赵思军当仁不让地就被大家推举为兴海村和谐促进会专职副会长。房租纠纷、打架斗殴、赌博车祸……大大小小的事,老赵处理得气定神闲。每次出马,他总会耐心听讲,细细评判,合理化解。白净的衬衣,挺拔的身板,立在中间就像是天平支架上毫厘分明的刻度盘,从来不偏不倚。得空时候,他还组织广场舞健身,对接家电下乡活动,联系企业进村义务维修家电等。

  “老赵,出生证明上哪里补?哦,哦,明白。谢谢老赵!”“哪里可以复印?好,记住了。谢谢老赵。”“老赵,帮我看看资料齐了没?”……在兴海村工作生活了近20年,赵思军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一一“复制”,帮助山东、山西的,提醒河南、贵州的,指导重庆、云南的,“谢谢老赵”的声音已不计其数。

  “刚担任和谐促进员那会儿,调解几乎每月两三次,现在几个月都要不了一次。”赵思军向记者坦言,无论是本村的、外地的,近20年的相处早已模糊了双方的界线。“眼下,大家素质都高了,赚钱也比以前用心了,都想着买车买房改善生活。我们的努力,也改变着本地人对我们的看法。”

  如今的兴海村,除了和谐促进会,还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矛盾调解组织,矛调队伍遍地开花,营造出“小事不出村、纠纷不上交、矛盾不激化”的基层治理新气象,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稳步推进乡村和谐新风尚的形成。

  【乡村振兴同心助力“多”起来】

  “我认为咱们村以后可以扩大一下花卉的种植比例。”“要把路灯修起来,想要依托旅游发展村子,基础设施一定要好。”……端午假期,任苗根带着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走村串户,共商村子的发展大计。

  近年来,兴海村涌现出一批杰出乡贤。他们带着一份诚挚的情怀反哺家乡,在乡贤参事会的带领下,深入了解村情,梳理汇总清单,推进项目实施,将自身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乡贤王岳千累计投入近百万元用于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乡贤徐海乔积极帮助推销村内农副产品;乡贤阮张灿助力环境卫生整治……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致富不忘乡亲”的乡音号召,成为发展兴海的生力军、推介兴海的宣传员和回报兴海的先行者。乡贤力量如同固本强基的“蝴蝶效应”,不仅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让村务工作开展更为顺利,也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样为村民所称道的还有村内的党员和村干部。退休教师顾柏钿热心村内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的号角一吹响,他就报名参加。“有事就叫我,有空我都来。”顾柏钿说,村里的卫生“死角”自己都了然于胸,退休不褪色,苦活累活他都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党员任伟根积极参与闲置农房激活,帮助村民一起将民居改造成单身公寓,并做好新居民管理、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村党总支委员张卫琴除了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还组织村民成立了一支近30人的舞蹈队,带领大家一起参加排舞表演、腰鼓队比赛。

  村党总支还与新和成上虞产业基地党委、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党支部、浙江中金格派锂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浙江晖石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等签订《村企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书》,通过村企党建联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村企结对,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任苗根表示,围绕打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打破领域限制,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努力走出一条“企业获发展、村民得实惠、乡村有新貌”的“三赢”之路。


上虞日报 专版 00004 [兴海村] 守望相助催开文明之花 2024-06-14 上虞日报2024-06-1400017;上虞日报2024-06-1400013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