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更“阳光” 大民生有保障
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阳光食品作坊”民生实事建设
本报讯 (记者 赵晶晶 通讯员 王诗佳) 近日,我区某食品生产作坊负责人陈先生按照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完成了加工作业区、食品仓库关键点位的视频监控安装,并贯通“浙食链”系统,“阳光食品作坊”改造进度完成60%。“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车间画面,随时随地了解生产状况,真是太方便了。”陈先生对此感慨连连。
据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0月底前,全区计划建成并验收15家“阳光食品作坊”,有望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经营资质透明化、车间布局合理化、操作流程阳光化和经营管理规范化改造提升。
小切口保障大民生。开展食品“阳光作坊建设行动”是市场监管领域省民生实事项目。前期,为落实好这件“关键小事”,区市场监管局高统筹、严标准推进食品小作坊改造提升工作,通过对全区食品小作坊的摸排调研,在充分考虑点位分布及食品种类基础上,选择了肉制品、年糕、粽子等消费者关注度较高、风险性较大的小作坊作为重点提升对象,共涉及10个乡镇街道的15家食品小作坊。
同时,帮助相关企业尽快达成创建要求、实现转型升级。该局组织召开专项建设推进会,面向食品小作坊负责人开展建设及操作培训、组织专家实地指导。此外,该局还采取“一对一”联络形式,由各辖区所(分局)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跟进建设情况,找问题、补短板,送方案、给指导,全程跟踪服务企业。
截至目前,我区已创建阳光食品作坊3家,以政府购买服务,累计为食品小作坊节约成本约3万元,形成地方特色作坊规范化管理、品牌化提质、数智化发展的强劲态势。下一步,该局将加快推进5S管理体系的公示及实施运行,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打造一批规范化、智慧化、特色化食品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