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 持续攻坚
道墟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打出“组合拳”
本报记者 沈嘉玲 通讯员 宋佳明
![]() |
![]() |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由于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围绕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治理,道墟街道积极行动,成立道墟街道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根据排查结果剖析症结所在、探寻治理方案,“疏”“堵”结合进一步消除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
为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5月以来,道墟街道每晚由值班领导带队,发动专职消防队、综合执法、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夜查,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上楼入户”及阻塞消防通道、楼道等违法行为。针对发现的电动自行车违停、入户、飞线充电等情况,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物业进行闭环整改,并对物业及当事人进行约谈,情形恶劣的进行相关处罚。截至目前,街道累计出动检查组38组、95人次,共发现安全隐患197个,已完成190个隐患整改,剩余隐患以清单式管理进行闭环;办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消防案件15起,罚款1800元。
在加强集中夜查,全力守牢安全底线的同时,道墟街道还从源头着手,疏堵结合,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行动开展前夕,我们就充分利用街道专职消防队力量,通过洗楼式全覆盖检查,进一步摸清辖区内高层及人员密集场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及充电口数量。”道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密切关注群众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建议,结合各小区实际情况,摸排建设多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区域,确保满足居民停放充电需求。“我们还在每个充停场所加装了温控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要求小区加强人员巡查频次,尽可能降低消防风险。”道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道墟街道“年龄”最大的小区,翡翠雅苑是此次专项行动后变化最大的小区之一。“以前大家为了方便充电,经常会出现私拉电线、把电瓶拎回家里或者直接把电动自行车开回家里的现象。我们小区不仅有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还安装了充电桩,又安全又方便,现在大家都不把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了。”家住道墟街道翡翠雅苑的居民章大妈看着小区内全新整治过的充停场所,连声赞叹。
然而,翡翠雅苑的整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时,不少居民都不太理解。为转变居民想法,街道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增派街道平安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楼组长等加强宣传、告诫。在多次上门开展安全教育后,大家慢慢转变了思想。随着配置完善的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完成,大家的疑虑不仅完全消散,更开始支持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工作。“现在小区里的电动车充停区域里除了充电桩,还安装了好几个灭火器。街道专职消防队的队员还来小区教我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呢。”章大妈说。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是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的关键举措之一。”道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街道坚持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高效推进电动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线上通过业主微信群、QQ群等途径,广泛转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案例、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提示等宣传视频,让广大群众思想上引起重视,行动上得到落实;线下,通过小区电梯显示屏、户外宣传栏等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常识、警示教育提示等内容,引导党员志愿者和社工开展入户宣传走访。截至目前,已悬挂安全横幅15条,张贴消防海报80余张,发放消防宣传册3000余份。
下一步,道墟街道将持续开展全领域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完善,并持续加大日常巡查和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全力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