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普法实践
上浦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普法工作模式
本报讯 (记者 宋彦佩 通讯员 杭佳妮) 模拟法庭、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普法小摊、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讲座……昨天,翻开2024年上浦镇司法所普法宣传活动记录本,短短几个月时间,高频次地开展了10多场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这是该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12345”普法工作经验模式的工作做法。
据介绍,上浦镇打造的“12345”普法工作经验模式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南,融合优势资源和本土文化,制定《上浦镇法治宣传教育第8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扎实抓好丰富普法内容和创新普法方式两大重点工作,建好了三支普法队伍,开展法律“四进”活动,强化五大工作结合,同时与辖区内区监管中心“警示教育”基地签订普法共建协议,成立全区首个“司法所+律所”双所联动的“瓷源舜心”普法工作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普法实践活动更走心。
近年来,上浦镇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等场所,因地制宜设立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打造了上浦村宪法公园、四峰村民法典主题公园、东山村文化+法治主题公园等一批标准高、功能全、内容新的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法律知识。同时,利用“诗画上浦”微信公众号、法润上浦微信群、网格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常态化发布案例剖析、法治漫画、普法视频等内容,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目前,全镇共有宪法主题公园2个,民法典主题公园6个,其他法治宣传阵地6处,实现普法阵地全域覆盖。
法律服务在身边,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上浦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组建由“三师三员”组成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加强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法律顾问专业力量配备,积极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培育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意见指引等服务。截至目前,全镇共有专职调解员5名,兼职调解员67名,5名法律顾问,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416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208户,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开展普法志愿活动40余次,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开展法律“四进”活动中,该镇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青少年、辖区企业、基层群众,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提升法治观念和法规意识。同时该镇还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法治上浦建设重点任务为抓手,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组织力。结合法治实践,将释法说理融入执法办案活动、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案件办理、特殊人群管理等过程中,不断提升普法工作渗透力。结合妇联“越地女儿”普法课下基层活动,重点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广大妇女儿童依法维权,不断提升普法工作影响力。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涵养崇法向善明德的社会风气,不断提升普法工作创新力。结合“民主法治村”创建,完成全镇行政村市级“民主法治村”创建全覆盖,省级“民主法治村”创建率40%以上,并对各村采取动态管理,以考核倒逼提高创建质量,不断提升普法工作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