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窑火 文旅正旺
——走进上虞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
此岸窑火 文旅正旺
——走进上虞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
城市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在上虞悠久厚重的文化里,青瓷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漫漫岁月中,众多座窑址遍布曹娥江畔,书写了一部世界瓷业鼻祖自我突破的烧造史,也赋予了“青春之城”探索千年窑火“复兴密码”的历史使命。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近年来,我区追梦“瓷源”文化,传承创新不止。去年,总投资8亿元的上虞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喜迎开园,有力汇聚起多方力量,共同延续“人与瓷”的长青之梦,也推动上虞瓷源文化小镇成为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的文旅新地标。
青山不墨千秋画 窑火无声越千年
青瓷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窑系,《中国陶瓷史》把宁绍平原东汉晚期到宋代的瓷业遗存统称越窑。东汉、三国至南朝时期,温山软水、稻香鱼肥的浙东曹娥江中游地区——上虞,出现了瓷业生产的高峰,于是也理所当然坐上了越窑生产中心的头把交椅。
时间的指针,定格到了2013年10月。一场接连几天的暴雨,将上浦镇禁山南麓的大量青瓷碎片冲刷了出来,沉寂一千多年的禁山窑址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悄然开启。
2015年,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了东汉时期全新的青瓷类型,填补了越窑青瓷发展的历史空白”的禁山窑址,在陶瓷业界称为“成熟青瓷的摇篮”,可以由此窥探中国古代瓷器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嬗变的秘密。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著称于世。特别是越窑青瓷——秘色瓷,代表青瓷历史上烧造最高水准,它是一种专为皇家烧制的瓷器,独一无二的“千峰翠色”般釉色既神秘又让人着迷。
以禁山窑址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小仙坛窑址群、凤凰山窑址群等为依托,2014年,上虞区委区政府在上浦镇大善小坞村启动建设规划占地3.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3亿元的瓷源文化小镇。
为做好“瓷之源”文章,打造“瓷之源”品牌,小镇积极与研究院、高校、企业等合作,汇聚磅礴之力,赓续千年窑火。截至目前,已先后投入16亿元,建成开放凤凰山窑址考古遗址公园、艺术引领区、千亩大地景观等,成功引进现代国际陶瓷中心、景德镇陶瓷大学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创新培育“越窑青瓷”产业。
近十年的探索实践、精心建设,上虞瓷源文化小镇从无形走向有形、从分散走向集聚,八大板块功能布局日益凸显,一个融合、共享、开放、时尚的特色小镇正在传承与创新中重获新生。走进文化小镇,陶瓷展览、陶瓷制作体验、陶瓷文化交流、陶瓷学术研讨等丰富活动,更是为大家呈现出了青瓷的独特魅力和上虞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艺术气息。
此岸窑火今更红 今在上虞耀未来
上虞瓷源文化小镇规模庞大且景点众多,作为核心区块,艺术引领区占地159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主要有美术馆、大师工作室、景德镇陶瓷大学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研学大楼、研学餐厅、艺术家工坊、瓷源广场等,分展产研学游五大功能区块。
想要最快了解小镇,来美术馆就对了!这个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美术馆,包含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序厅、多功能厅、名家名瓷展示馆、沉浸秀场和全国名瓷展销中心。
讲述越窑青瓷文化的序厅,利用实景拍摄、多媒体特效、三维等制作手段,向参观者讲述瓷源小镇的文化起源,以及小镇区位布局、当前建设成果、小镇特色与发展前景、未来规划等,让参观者充分了解瓷源小镇的前世、今生、未来。
沉浸秀场以“化泥为玉,千峰翠色”为主题,围绕越窑青瓷烧制工艺、历代经典青瓷、秘色瓷等,利用三维、多媒体特效等技术手段,以移步换景的流动参观体验、寓教于乐的理念,由具象制作工艺延伸至抽象精神文明意象,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展现上虞青瓷独特的雅韵与艺术价值。
名家名瓷展示馆主要展示当代陶瓷大师创作和收藏的精品瓷器。这里入驻的第一位名家是中国越窑青瓷艺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鹏飞。他的越窑青瓷作品取形于古,融神于今,其造型简洁典雅,釉层莹润轻薄,釉色浓淡相宜,是当代青瓷艺术界的佼佼者。欣赏完名家作品,你是否很心动,想带一件回家?全国名瓷展销中心就能满足你的小心愿!全国名瓷展销中心招商入驻有全国各大窑口有特色、有亮点、有竞争力的陶瓷类企业,进行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创意陶瓷制品等的销售。
文化的印记,贵在传承,也离不开创新。上虞首个“省级非遗工坊”——越青堂的总部也在小镇之中。“让沉寂千年的越窑青瓷复兴,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部分,是上虞人的一个心愿。”越青堂总部负责人介绍,越青堂是浙江省科技专利示范企业,是浙江省越窑产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以青瓷为主要介质,根植于悠久的古越文明,结合现代审美开发创新青瓷礼品和文化用品,并开展系列文化艺术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展示上虞廉德文化历史渊源和新时代实践的大东山清风馆,已入编浙江省百个精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导图,是沿浙东唐诗之路清风廉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诗画清风”线的核心坐标。
在小镇里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行走,眼前的青瓷器越来越精美,色泽也是越来越通透,这是灵动的线条、辉煌的记录,足以让人感受到当年曹娥江两岸窑火通明的盛境。穿越2000余年的历史岁月,立足发展变革的时代前沿,身披“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已然成为上虞文旅产业一张不可或缺的“金名片”,也让瓷源文化小镇更具魅力。
一抹越窑青瓷色 一份文化传承情
上虞瓷源文化小镇正朝着极具上虞辨识度的全国瓷文化传播新高地、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阔步迈进!
2020年11月,瓷源文化小镇研学营地通过绍兴市级研学营地验收,成为我区第一个市级研学营地。2023年1月,瓷源文化小镇被评为“第三批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此外,瓷源文化小镇艺术引领区还被评为市级“闲置农房激活”优秀项目、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省级小微企业园。
开启一场青瓷人文之旅,在一场“天青色”的梦境中感受上虞。在“研学游”热度不断高涨之际,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来到小镇,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学习了解青瓷的历史,还可以体验到动手制作陶瓷的乐趣。
近日,来自诸暨市明德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小镇研学,他们奔向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近距离感受到古代能工巧匠制瓷的智慧;深入探访越窑青瓷观光工厂,72道繁复精细的工序一一呈现眼前,让他们亲眼见证从泥土到瓷器华丽变身的过程;最激动人心的环节莫过于亲手拉坯,学生们在研学导师悉心指导下,将湿润细腻的瓷泥进行揉、搓、摔、捏,塑成了一个个稚嫩却充满创意的青瓷雏形,创造的乐趣与满足尽在其中。
据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瓷源文化小镇自身特色,瓷源文化小镇研学营地研学项目深挖“瓷源诗路 中国(CHINA)故事”核心主题,围绕“溯源青瓷、考古历史、传承创新、探索未来”的主线,整合上虞及绍兴城市系列核心文旅及产业资源,开发出了“瓷源诗路”诗瓷文化之旅、“孝德讲堂”孝德文化传承之旅、“东山再起”少年领袖成长之旅、“对话名人”古城寻访名士之旅、“四季仙果”亲近自然之旅、“红色印记”虞南红色文化之旅等六大研学主题线路,带学生深入感受千年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当一回徐霞客,和古人同游诗路,去感悟、体会中国诗词之美,探索青瓷的诗词之缘,感受上虞的大美山水;做一位小诗人,创新演绎、诠释别样的“诗瓷”意境;成一个小匠人,欣赏并亲身体验青瓷的制作工艺……以“瓷源诗路”诗瓷文化之旅为例,该研学主题线路围绕“瓷源”+“诗路”两大核心关键词,带领学生们沿着浙东唐诗之路,追溯瓷源文化的奥秘。
依托瓷源诗路,做大做强研学文章,让广大师生与上虞文化进行亲密接触。走进谢安的隐居之地东山,感受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的情怀;走进孝女曹娥的故乡,诵读曹娥碑,和千年前的诗人隔空对话;走进拥有冰川石浪、千年梯田的覆卮山,感受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的豪情……在快乐又有深度的研学过程中,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青瓷、关于文化、关于工匠精神的种子。
窑火已旺千年,今朝势头更盛。下一步,上虞瓷源文化小镇将立足本地文化,充分利用上虞优秀文化优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赋能新样板;锚定更高站位,瞄准行业前沿,加强与陶瓷业界联动合作,提升上虞“越窑青瓷”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研学旅游市场,以优秀青瓷文化熏陶后继之人,为越窑青瓷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为培育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孕育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