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雕技艺走进课堂
方寸叶片间讲述非遗之美
本报讯 (记者 俞洁 黄佳慧) 叶雕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据记载,西周早期就出现了叶雕作品,但由于历史上的战乱、灾祸等影响以及纸张的普及,叶雕技术逐渐被世人忽视。为进一步传承发扬这项艺术技艺,日前,非遗传承人顾建华受邀走进鹤琴小学,将古老的叶雕技艺带入非遗课堂,让年轻的下一代感受叶雕的魅力,传承精雕细琢的艺术技艺。
在叶雕课堂上,非遗传承人顾建华带领学生们穿越浩瀚历史,走进叶雕文化,了解这项非遗技艺的前世今生。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学生们对叶雕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叶雕的选材、艺术特点等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随后,顾老师还现场展示并传授叶雕技巧。一片叶子,寥寥数刀,剔除多余叶肉,留下纵横交错、纤弱细致的脉络,便呈现出一幅明暗有致、层次分明的袖珍字画。在他的讲授指导下,孩子们拿起小刀好奇又认真地在叶片上刻画,在一起一落间,感受赋予小小叶片艺术生命的成就感。
现年43岁的顾建华是一位热爱叶雕艺术的民间手艺人,多年来在方寸叶片之间用心雕琢精致之美。从花鸟鱼虫,到人物山水,已积累了数百幅不同题材的叶雕作品。他告诉记者,叶雕是一种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表现形式,它将树叶载体的物态灵性和多种艺术特征完美融合。叶雕蕴藏的内涵极其丰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上的虚拟、暗示、借代、引喻等蓄养文化的技巧,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顾建华不断创新创作手法,提高自身叶雕技艺,并通过非遗进课堂、“虞苗优护”趣味课堂等契机,在鹤琴小学、华维文澜小学、百官小学、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开展叶雕培训课,让更多人欣赏叶雕之美、传承叶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