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途变成“行走的课堂”
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开展“与初夏撞个满怀”主题研学活动
![]() |
本报讯 (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顾利芳) “探秘海涂,我是小农夫”“追寻虞城印迹,传承孝德文化”“指尖非遗,智慧农学”“鲁迅故里颂民族脊梁,绍兴兰亭品书法魅力”……连日来,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与初夏撞个满怀”主题研学活动。
一年级学生来到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走进“二十四节气广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魅力,探秘农业相关知识。在这里,学生们听老师讲解如何种植,种下一株株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制作一份份节气专属美食,感受劳动的快乐。
上虞人文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翻开史卷,回溯过去,二年级学生步入中华孝德园景区,聆听虞舜与曹娥的故事,领悟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价值。透过藏品,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文明脉动,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迎着大自然的气息,三、四年级学生前往绍兴风之谷农耕文化农场。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传统农耕农具的使用,体会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体会书本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大家在行中悟,学以致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五、六年级学生走进绍兴兰亭,参观鹅池碑、御碑亭、兰亭碑、右军祠等,欣赏历代名家墨宝、各体书风,感受1600多年前兰亭雅集的趣味。学生们体验了描红,将传统描红工具从宣纸升级成带有兰亭元素的扇面描红,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底蕴,更增加了趣味性。学生们还带着课本,寻找书中的古迹、鲁迅笔下的童年和茴香豆,分组交流寻找、采访名士之乡的民俗风情,述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行走的课堂’更精彩。”崧厦街道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构建研学实践课程,将家乡文化植根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对家乡山水文化的自信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