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生产、销售常规稻、麦种最大的种子企业,舜达种业不仅承担着全省三分之一的良种供应,还将新种引种版图扩展至江西、安徽、江苏等地——
上虞种子激活全省农业“芯”动力
本报记者 冯楠
![]() |
![]() |
![]() |
小满节气,海涂被一片金黄承包——在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的小麦育种基地,饱满的麦穗正蓄势待收,即将进入大规模抢收期。与此同时,舜达135早籼稻育种基地则被染成了浓墨重彩的绿色——秧苗已经分蘖,也意味着水稻进入了生长关键期。
据了解,舜达种业目前共有近3万亩良种生产基地,是全省生产、销售常规稻、麦种最大的种子企业,不仅承担着省内三分之一的良种供应,还将新种引种版图扩展至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一粒上虞产种子,凭什么能源源不断地出市跨省,扎根结穗?
十年磨一剑
一粒新种子的漫长“修行”
舜达135早籼稻是舜达种业的明星品种。“今年春耕一共卖了300万公斤,直接是去年的两倍,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陶才生介绍,该品种从2020年开始布点试种,因为穗大粒多,茎秆粗壮、抗病性好,最高亩产在700公斤以上,在2021年就以高出标准100多公斤的绝对优势通过首次超级稻验收,去年又顺利入选超级稻确认品种名单,影响就更大了。
而且,“舜达135”的熟期比一般高产品种又提前了1-2天,可为连作晚稻插种争取更多时间,进而为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开辟了有效途径,因此备受农户欢迎。
这也是绍兴市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一个新品种从无到有到推广至少10年,人力物力投入都很大。”舜达种业技术负责人罗高明告诉记者,选育良种是一项漫长而繁琐的工作,业内人称“十年磨一剑”。中间需历经不断地选育、跟踪、优化,而每一轮都要从成千上万的种子里选出一两株。也因此,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
记者了解到,舜达135早籼稻的选种育种开始于2014年,由舜达种业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研发,之后又经过一步步扩大试种范围和规模,才终结“硕果”。
“要走出去,气候、土壤适应很重要,至少要种上两年。”罗高明说,试种好了,接下来才是推广销售。如今,舜达135不只成为了浙江省主导品种,还在江西和安徽等地得到引种备案并推广种植。
除了舜达135,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还合作育成了舜达95,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育成浙1702、嘉禾239等水稻新品种,有力提升了水稻的抗病抗倒伏性能,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经区科协“做媒”,公司还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了由胡培松院士团队领衔的专家工作站,将其直接推到了水稻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卖的是种子
更是一种保供责任
不过,既然得了好种子,为何还要年年繁育,年年买?“年复一年,种子没有经过改良,不但很难增产,反而还会因为种子退化、病虫害等各种原因,产量越来越低。”陶才生介绍,卖到农户手中的叫“良种”,这远不是简单地把前一年收的稻子留出部分做种子。而从“良种”回溯上去,依次是原种、原原种。其中原原种就来自于万里挑一的单株上的那几个穗。而原种即为种企作为繁育之用。
同时,舜达还依托海南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当地做提前育种。每年12月初,科研人员都会赴当地进行品种纯度鉴定。“标准是98%,我们的目标是百分百。”陶才生说,一片望去,杂株是很刺眼的,哪怕只有一株,卖到农户手中,体验感也会明显减弱。所以需要他们从源头开始,层层管控把关,做好繁育选育。
“有了好种子,才有信心种好地、产好粮。”舜达老客户、种粮大户章海清感慨地说。
除了种子繁育,烘种子其实也有讲究,其中早稻种最难“伺候”。记者了解到,因早稻生长周期短、收割季水分含量高,需要连续48小时保持恒温低温烘干,否则容易发芽报废。这也导致早稻种的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晚稻、小麦则最多只要24小时和12小时,烘干条件也没那么苛刻。也因此,市场上往往对早稻种加工销售“敬而远之”。
“卖的是种子,其实更是一种保供责任。”陶才生介绍,目前舜达共有早稻育种基地7000亩,每年春天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调种令”。为帮助缓解部分地区的“种子荒”,保障春耕备耕按时进行,公司销售运输队接力而上,送种“上门”。而为减少农户后顾之忧,还有“庄稼医生”团队定期发布病虫害情报,遇到“生病”的,简单的“云”看诊,复杂的就直接跑到田里诊断。
广袤海涂
化身小麦育种天堂
种子供应规模之所以可以保持连年扩大之势,其实舜达还占了一个很大的“地利”——广袤的海涂。这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显得弥足珍贵。
连日来,海涂地里的小麦大规模成熟,工作人员紧抓晴好天气,多台联合收割机连日连夜奔跑抢收,从收割、脱粒到出麦,一气呵成。这里连片分布着舜达2万余亩的良种自营基地,每年所产种子可辐射省内近260万亩的小麦。
近年来,为进一步助推农业增产,提高农田利用价值,全省范围内将原来部分种植单季稻的田块调整为“稻麦连作”种植模式,再加上非粮化整治成效初显,部分新增田块也种上了小麦,因而对小麦良种有了更大需求。
记者了解到,通过多年土地改良,海涂地“扬长避短”,保留了土质疏松、沥水快、地下水位低,不易积水又透气的长处,特别适合小麦这样的旱作植物;同时通过大麦先行种植等改良手段,降低了盐碱度,提高了肥力。
更为重要的是,育种有个“硬性”条件,即不同品种之间的直径距离要保持在500-1000米之间,也就是要采取隔离种植,为的是避免互相串粉变种。大片的海涂地又天然地符合了这一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提高效率降成本。
据了解,作为省级繁育推一体化农作物种业企业,舜达还建成了集科研、仓储、加工、检验、配送于一体的数字化种业综合中心,致力用种子激活农业“芯”动力,绘出乡村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