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民生

让烈士回家,是每一位烈士家人的心愿。在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章镇镇政府的全力帮助和支持下,赵伯根烈士墓从四川省万源市迁入上虞烈士陵园安葬——

长眠他乡五十载 上虞英魂今回家

  本报讯 (记者 冯洁娜) “赵伯根烈士,您‘回家’了。”5月18日上午,赵伯根烈士墓从四川省万源市迁入到上虞烈士陵园安葬,长眠他乡的英魂终于“归队”。

  这一天,亲人们等了51年。凝视着烈士墓新刻上去的名字,赵伯根烈士家属久久不愿离去。“我们一直想把大哥的墓迁回上虞,这也是父母临终前的遗愿,今天把哥哥迁葬到烈士陵园,我们也安心了。”赵伯根的二弟赵柏灿感慨地说,母亲直到去世前,还叮嘱他们一定要替她完成心愿。

  烈士赵伯根是原上虞县龙浦公社湾头大队人,生于1951年,1970年12月应征入伍,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060部队副班长。1973年8月7日,赵伯根在执行部队任务中,为保护同行的战友,将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由于地势险要、山高路滑,不慎从悬崖跌落,光荣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

  战友们含泪将赵伯根葬在了离营房不远的山坡上。由于当时执行部队任务的保密性,赵伯根的墓非常简单,也没有墓碑。战友丁忠华与赵伯根是上虞老乡,在他的印象里,赵伯根经常把困难留给自己,抢着干重活脏活。当年退伍回上虞时,他唯一的牵挂就是赵伯根一人独自留在了他乡。前不久,得知赵伯根亲友要去四川寻找烈士墓的消息,丁忠华主动提出自己熟悉地形,可以一同前去。

  家属们感激地告诉记者,此次寻墓,得到了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万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全力帮助,得到了章镇镇人民政府的全程支持。“我们还得到了很多当地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说这是对战士支援四川建设最好的回应。”赵伯根烈士的侄女赵洁鑫说。

  然而,51年的岁月更迭,半个世纪的地域变迁,寻找并非易事。寻亲团在官方陪同下,在志愿者们帮助下,翻山越岭,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性,终于找到了赵伯根烈士的牺牲地和墓地,迁回家乡安葬。

  “小时候,爸爸常常给我们讲大伯的故事,参军那年,大伯还不到20岁,新婚7天后就随队出发了,大伯牺牲后,家里每次祭祀都不忘记大伯,每一个年轻小辈都记着大伯照片上的音容笑貌。今天,我带着孩子站在大伯的烈士墓前,抚过他描金的名字,也是一种精神传承。”赵洁鑫说,作为烈士的后代,她感觉很骄傲。

  51年,父母翘首以盼,念切心悲,兄弟多年常思,不得复见。仪式现场,烈士家人们深深鞠躬,眼里噙着泪水。“我们每年都会来祭奠,也好让他知道,家人从没忘记过他。”说到这里,赵柏灿再次流下热泪。


上虞日报 新闻·民生 00003 长眠他乡五十载 上虞英魂今回家 2024-05-21 上虞日报2024-05-2100003;上虞日报2024-05-2100004;上虞日报2024-05-2100005;上虞日报2024-05-2100006 2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