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包艾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的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习俗丰富多彩,有插柳、踏青、扫墓,还有我最喜欢的包艾饺。今天我就要和奶奶一起包艾饺。

  我们拿着篮子来到田野里,一株株绿油油的艾草从青草堆里探出了脑袋。我们赶紧弯腰采艾草,没一会儿,篮子就装满了。我们回到家,把艾草洗干净,接下来就要准备制作了。

  奶奶先把艾草下锅煮,锅里的水沸腾着,她用铲子不断地搅动鲜嫩碧绿的艾草,艾草的清香也随之弥漫在四周。直到艾草煮烂,汁水变得碧绿色,她再把粳米粉和糯米粉按比例加入锅中,然后用手不停地揉搓,直到揉成一个软乎乎、绿莹莹的大团子,接着就是包艾饺了。

  奶奶将大面团均匀地揪下一个个小团子,将其中一个揉圆压平后用手指捏成小碗状,装入早已准备好的雪菜肉丁馅料,最后将边缘捏紧,捏出一条漂亮的花边,一个完美的艾饺就大功告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揉圆,压平捏碗状,装料,前面的步骤都还算成功,可它的花边十分难捏。我捏出了个“四不像”,奶奶笑着说:“没关系,你可以用勺子刻出来。”我听了这话,又打起精神,继续兴致勃勃地包了起来。

  艾饺包好了,奶奶开始蒸了,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漫长等待,终于可以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咬上一口,软糯鲜美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

  每到清明节,我们都会包艾饺,不仅因为艾饺美味,更是寄托着我们对祖先的思念。

  指导教师:冯霞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小荷尖尖 00011 包艾饺 2024-05-18 上虞日报2024-05-1800013 2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