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默默守护 静待花开

崧厦街道中学 桑伟丽 口述 本报记者 万均 整理

  一

  曾几何时,小王就是所有人眼中的困难生:上课睡觉是常态,作业基本不做,写字潦潦草草胜似天书,下课游游荡荡,学业成绩当然是倒着数。

  小王喊我老师的时候,已是初二了。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他其实人不坏,相反倒是很热心,有事让他做也是不厌其烦,做好了表扬一下,他开心得很。但他没有长性,免不了丢三落四,传达室取报刊杂志分发的活包给了他,他时常忘记,需要我经常提醒他,当然是好言好语,并不斥责,并乘机来几句责任心教育。他听了,便颠儿颠儿地去了。有时看见他主动取来了,我便不失时机地来一句:“今天记得了?很好,要表扬,有责任心!”再跟他说说什么时间取,怎样分发方便省时等,他就认真听着。

  渐渐地,在你忘记有这回事的时候,小王已取来一一分发好了。班里有什么跑腿的活儿,如领书本啦,取资料啦,给同学发作业本啦,他积极得让人感动。

  二

  那一年,学校准备组建篮球队。小王第一个报了名。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是好事,我得大力支持他,同时心里寻思:训练都在第四节课,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待在教室里还得专门盯着他,不盯着他,他一坐不住又影响其他同学。再说在篮球队里,即使出不了成绩,强身健体也是好事。

  于是,在小王面前,我谈起上届我班进篮球队的小章、小李如何学习训练两不误,最后体育中考免试的事迹,以此激励他不能因为参加篮球队而完全放弃学习,相反要更努力地学习。

  过段时间,趁小王打篮球兴致正浓之时,我又委婉提醒他:篮球技能不错,学习、纪律也得跟上去呵。他听了,很受鼓舞,打篮球自然更积极,平时其他课也安稳了不少,简单的作业也做一点交了。

  有一天午自修,我特意走到小王身边,看看他在做什么,适时地给予一点指点:字怎么写,格式怎么安排,那些题可以想想做做,哪些一定要背书等,每次说一点点,每一点点常常说,对了就及时鼓励:“嗯,对!”“很好!”“不错!”“有进步!”这些话谁听了会不高兴?他自然喜笑颜开,自然要表现得更好一点。

  乘机,我提出新要求:课桌整理得干净整洁点,书本按大小种类摆放,吃过的零食袋、用过的餐巾纸及时清理。过几天去检查,再给予表扬:“嗯,这次好多了!”

  有一次,我又提出要求:以后少买零食,尤其是这种带味的,至少不能带进教室。偶尔,他又偷偷摸摸带进来了,被我闻出味了,也不耍赖,老老实实承认。在班上,我总在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垃圾食品的危害,摆事实、讲道理,大家都能体谅为师的一片苦心的,他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时有反复,但间隔越来越久,慢慢地,他课桌里终于不再发出难闻的怪味了。

  三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寒假前,特地去小王家家访。当日下午1时多,他正和父母在吃中饭。父母做水产生意,很忙,中饭都是他做的,煎鱼、炒菜……一个14岁的孩子,多不容易!多少人家的孩子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啊!这更值得表扬!

  于是,在小王父母面前,我大力表扬他在学校里的各种优点,热心、有礼貌、勤快、懂事、有上进心,字写得好多了,上课也听讲了,同学之间也很团结……看得出:他听了也兴奋!

  也许是表扬得过了头了,让小王飘飘然忘乎所以了,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如我理想中朝好的趋势持续发展,有时学业和表现似乎还有些下滑势头,劲头不如以前足了,令我担虑起来。

  有一天下雨天,我发现自习课时小王不在教室,难道下雨天也训练?到球场上一看,空无一人。估摸着快下课了,只见他抱了个篮球摸进教室。明明已停训了,他也开溜,被我逮了,便耐心聊天、谈心、鼓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接下来几天,他总算有了改变。

  四

  上了初三,也许是紧张的学习氛围感染了小王,他突然变得好学了,课后时不时地跑办公室问题目,午自修也不再无所事事了,写啊算呀问呀背呀,忙得不亦乐乎。

  我时不时坐到小王旁边位置上,看着他,关注着他,有时解答一下他的问题。他的学习基础的确差了点,很简单的问题都要花很长时间解释给他听,可他一旦想明白了,脸上那种如释重负的笑意看着让人打心底里为他高兴。古诗文背诵,一点都不比人落后,虽然不够顺畅,但那种积极性值得全班同学学习。

  期末,同学们一致推荐小王为我班的“进步之星”。我想,这很有可能是他上学以来获得的第一个荣誉称号吧,这对他来说,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今后的人生。

  这个学期中,我多次在课间、课堂上非正式或正式地表扬他的学习主动性,并以此鼓励每一个同学:也许我们在学习上争不过别人,但我们一定要端正我们的人生态度。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可以寻找自己身上的亮点,并加以发扬,扬长避短,我们一样可以立足社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令人敬重的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人!……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现在都能听得进这样的话并这样去实践,但它总会像一阵阵春风,一次次吹过他们心灵的天空,有那么一两次,呼应了他们的心声,响起一丝美妙的颤音,留下一丝回味的余韵。

  人总爱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人梯等等,都有道理。我觉得:最合适的还是“园丁”,播种、施肥、浇灌、锄草、捉虫,然后默默守护,静待花开,姹紫嫣红,春夏秋冬,满园生香。

  说实话,有些花,种子饱满,撒到哪长到哪,无须你操心;有些花落在肥沃的地里,面向暖阳,也无须你担心;有些花,它可能被风雨吹打过,有些可能先天不足,它们可能需要园丁给予更多的呵护关照、扶植培育。如果它们能得到园丁的足够细心的照料、科学的养护,相信到花开的季节,它们也一样能灿烂地绽放,也许会比别的花迟几天,但一定只是迟几天而已!

  为此,我愿自己成为一名“园丁”,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我花园里的最美的一朵花。我愿灌之以心血、付之以辛劳,然后默默守护,静待它们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季节里怒放,散发生命的幽香!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00008 默默守护 静待花开 2024-05-11 上虞日报2024-05-1100011 2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