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穿越百年的古典摄影工艺
第三届全国古典影像摄影作品展在虞举办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革命,再到AI技术,摄影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然而,依然有一群艺术家,“固执”地坚守着笨重的设备、虔诚地埋首在暗房里,探索摄影的本质,将技艺升华为艺术。
5月1日,“巧夺天工——第三届全国古典影像摄影作品展”在上虞三聚堂文化艺术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多地及海峡两岸26位艺术家的150余幅精心之作,这些作品历经一年时间的拍摄、制作与装裱,让古典之美在现代焕发新的光彩。
步入展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星空下的板凳、岩石上的枫叶、黑暗中走来的白马、迷雾环绕的森林……一幅幅作品诉说着不同的故事,每一幅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光影交错间,观众可以感受到古典影像的质感、纹理、色彩与影调的独特韵味。摄影爱好者赵昕怡在参观时表示:“这些作品太精致了,尤其是光影处理,让人不禁驻足细观。”
本次展览涵盖了银盐放大工艺、蓝晒印相工艺、范戴克印相工艺、四色树胶印相工艺、铂金印相工艺、铁银印相工艺、碳转印相工艺、手刷银盐工艺、火绵胶摄影、宝丽来摄影等多种古典工艺,充分展示了古典摄影的丰富多样和精湛技艺。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与传承。
艺术家王松,自2019年接触古典工艺以来,便深深被其吸引。他此次带来的作品《无锡游乐园夜景》通过古典工艺的处理,对黑白光影的极致运用,让画面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细腻的质感。王松表示:“古典摄影工艺让我找到了摄影的初心和灵魂,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数字影像时代,传承和发展古典影像有什么意义?“不同工艺能创造出不同的影像效果,反映题材的内容与价值,折射出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三聚堂文化负责人范伟锋表示,希望艺术家运用古典影像工艺推陈出新,更好地与现代艺术观念进行融合发展,希望让这个“小众的艺术”走向“大众的体验”。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底,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和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古典摄影的韵味与魅力,领略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技艺。这不仅是对古典摄影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对摄影艺术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