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床是父母床边的狭窄过道,她想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14岁小女孩终于圆梦了
本报讯 (记者 贺陶 通讯员 钱金桃) 最近几天,小羽小女孩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躲在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内写字画画做作业了。
与许多小女孩不同的是,14岁的小羽梦想很简单朴素:只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柔软的床铺,在舒适的环境中入睡和做梦;房间里还想有一个书桌,可以放置她喜欢的绘画用具和书籍;她还想要一个小角落,可以摆放她心爱的玩具和收藏品,可以随时回忆起美好的回忆。
现在,女孩的小梦想终于实现了。
3月底,道墟街道助联体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困境儿童常规探访关爱中意外发现,一个6年级的小女孩竟然长久睡在她父母床边的过道地面上。原来,这是一个低保边缘家庭,小羽的父亲听力一级残疾,母亲肢体残疾加语言障碍,家中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这一家是街道和村里关注的重点对象,平时,助联体工作人员和街道社会工作站的社工们也会隔三岔五带着慰问品来看望,因为平时通常是在堂前家访,并未发现小女孩的住宿问题。
解决小羽的住宿问题迫在眉睫。清明小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助联体服务站工作人员就直奔女孩家。经过观察,工作人员发现楼上连接大房间的小杂物间可以改造成女孩房间。几人合谋设计后,一个适合小女孩休息、学习的独立房间呼之欲出。
4月9日,天气终于晴了。助联体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叫来了爱心志愿者和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始“梦想小屋”的改造之旅。大卡车只能开到距离小羽家300多米远的地方,一群志愿者手提肩扛,沿着弯曲的小路,把募捐来的床、书桌、被子、窗帘、电风扇等家具及日用品搬进了小羽家。老房子入户门框矮、楼梯窄,工作人员采用吊运等方法将床、床垫运到二楼,经过一上午的忙碌,终于把家具搬进房间安装好。下午,志愿者们又忙着打扫卫生、安装窗帘、铺被子……一群人终于把一个杂物房改造成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小房间。
当晚,助联体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收到女孩通过微信发来的照片,照片中,女孩开心地抱着一只小青蛙毛绒玩偶,她说:谢谢阿姨们,床很软,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