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新商都·职场

一针一线续制衣情怀

——访80后“守”艺人张洁

  儿时扎根设计梦

  “小时候,经常会用针线和旧床单等布料,给布娃娃缝制衣服,那时的快乐是无法言喻的,满满的成就感流淌于心。”“裁衣坊”主人张洁向记者诉说着儿时的乐趣。在她看来,自己选择从事服装设计和制作行业,源于童年时代的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兴趣变成了理想,希望自己能设计和制作与众不同的精美服装。

  2005年6月,在填报大学志愿的当口,面对全家人希望自己填报师范类专业,传递家族“教鞭”,然而,张洁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设计在许多人眼里是另类的,还带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家里的亲戚多次劝我,但我还执着地追随自己内心。”回忆往事,张洁一脸坚定。

  进入专业学习后,从人体构造到立体设计,从设计构思、平面打板到上手缝纫、编制成品,张洁跟随导师认真学习每个环节。四年的努力,让她从“门外汉”蜕变成了设计师。

  “制作一件衣服最困难、最繁琐的环节是打板,只有板子打好了,才能按照纸版在布料上裁剪,最后缝制成衣。”张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囊括了一件衣服制作的全过程,但成为“全能裁缝”这个过程背后所蕴含的心血和艰辛却只有她自己明白。每次量体裁衣,对她来说,都是一场精致的仪式。她沉浸其中,一尺一寸测量,一笔一画设计,一针一线裁制,将每件服装完美地打造出来。

  远嫁上虞终圆梦

  毕业后,面对事业和爱情,张洁又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选择。她追随男友从广州来到上虞,步入婚姻殿堂。

  结婚后,夫家人都劝她留在家里做个全职太太,但张洁不甘寂寞,不但没有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且进行了钻研,担任多家服装企业的设计师。从无缝内衣到晚礼服,从西装到旗袍,各大领域她都有涉猎。她从工作中积累服装设计与制作经验,如海绵般吸取时尚养分,寻找灵感源泉。

  服装设计业随着大众审美、潮流趋势变化而起伏不定。张洁对于时尚和潮流的走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经常到日本、韩国等地参加时装发布会,每次参会她都比别人多个心眼,耐心浏览各个品牌,仔细整理、归类各种廓形和细节样式。“张洁设计的潮流款式,总是能准确地在下一年开始流行起来。”她的设计之道令同行赞叹不已。

  “别看这台缝纫机有些老旧了,它可是我的心头宝。”张洁指着工作室里的缝纫机向记者分享了一段甜蜜往事。2013年,张洁结婚后的第二年,丈夫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她想都没想破口而出:“缝纫机!”“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我只当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生日那天,老公将这台售价3100元的缝纫机搬进了家门。”张洁眼眸中充满了幸福。

  线上线下拓市场

  在充满竞争的私人订制服装行业,张洁的勇气和决心令人赞叹。

  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是张洁多年来的梦想。早在两年前,她又有了开办一家“裁衣坊”的冲动。“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劝我,还是安心地在家照顾孩子,赚钱这种事让男人去做。再说,私人定制服装行业并不景气,多半是亏钱的买卖。”面对种种劝说,张洁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更加坚定打造属于自己的“裁衣坊”的信念。

  今年初,张洁租赁下店面,开启了私人订制服装之旅。“裁衣坊”创立之初,她并没有把它当做一门生意,而是作为追求梦想的心灵驿站。但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开店伊始,门庭若市,不少市民有出于好奇心的,也有出于个人喜好的,纷纷走进店里,定制私人服装。

  “从确定设计款式到最终交付,一般的定制过程需要7到10天。”张洁介绍,相对于其他服装,古法旗袍在制作技艺上更讲究。盘扣、手工缝边、开滚条斜边,工艺繁琐,制作时间和细节打磨要花费更多精力。量体裁布、构思设计、选料裁剪、布料拼接、锁边缝纫、试样……张洁如同一位舞者,灵巧地驾驭着尺子、剪刀和缝纫机,将一块块布料变幻成精致而又充满温度的艺术品。

  谈及未来,张洁坦言,尽管这是一个小众行业,市场还需要不断培育,但她做好了进行网络直播的准备,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到服装设计和制作中来。


上虞日报 新商都·职场 00006 一针一线续制衣情怀 2023-08-07 20384195 2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