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揪“元凶” “火眼金睛”护健康
上虞区中医医院全力打造现代化多层次影像诊断中心和介入中心
本报讯(见习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刘成江) 作为医疗战线的“侦察兵”和临床医生的“眼睛”,放射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一例15岁女孩的特殊病例显示了该院放射科医生的专业能力,当基层医生初步诊断影像为左舟骨骨折,将报告上传医共体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后,上虞区中医医院坐诊医生再次审核,“火眼金睛”发现女孩没有明显骨折线,并在细微之处找出“元凶”——天生长了副舟骨,随即对报告进行了修正,为精准治疗、手术建立提供了正确的“航标”。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50多年来,上虞区中医医院放射科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学习前沿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体系,发展成为拥有DR、CT、MR、DSA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层次影像诊断中心及介入中心。
“为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中心积极融入邵医平台,学习专家讲课,并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医疗科研水平。此外,定期开展学习讨论,针对不典型病例和疑难罕见病例进行研究。”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浩军介绍,“情报员”们能力不断提升,斩获不俗佳绩,如唐海标多次获得绍兴市放射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浙江省放射技能竞赛团体及个人一等奖;张业坡代表绍兴队在2023年首届西子杯全国影像读片辩论大赛(腹部专场)上获团体二等奖。
记者看到电脑显示屏上,每一份报告上除了基本信息外,分结构详细分析,评估覆盖各个检查部位,简明易懂。“将图像转换成文字时,每个人对疾病的评估叙述方式会有差别,所以我们参考邵逸夫医院的模式,要求书写标准化结构报告,这会花更多的时间,但报告更加全面、精准、规范,更好地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和方向。”陈浩军主任说。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引进到医院。除基础检查设备外,医院还拥有西门子1.5T MRI、DSA、64排CT,联影60排CT、40排CT,飞利浦16排CT,东芝DR,赛迪克DR,深图DR,西门子移动DR,迈瑞移动DR、口腔全景机、东芝多功能胃肠机、豪洛捷全数字乳腺钼靶机等,该院很早就掌握了磁共振头颅ASL、肺结节弹簧圈定位等领先技术。“这些先进高精尖设备和技术,让医生的诊断变得更加快捷、高效、精准,能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医院副院长叶锋介绍,今年还将引进3.0T磁共振,进一步缩短预约时间、提高图像质量、提升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