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警界

德济苑社区警务室

探索“孝德+”基层治理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陈晓锋) 在中华孝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德济苑社区警务室传承与弘扬孝德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时代价值,坚守为民初心,围绕“矛盾化解、服务为民、平安守护”警务理念,创新探索“孝德+”治理模式。2022年以来,警务室所辖区域有效警情同比下降35.9%,纠纷警情同比下降23.6%。

  “孝德+矛调”

  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社区曾有名“让人头痛”的奶奶,她对声音比较敏感,楼上有噪音、空调滴水声,她都会报警反映情况。“我在走访中了解,奶奶独自一人居住,情感上缺少了依靠,报警更多的是为了找人说话解闷,现在她也是‘邵大姐工作室’的成员之一。”曹娥派出所社区民警孟成昂笑着说。

  据了解,像奶奶这样的老人在德济苑社区并不算少数,但她们阅历丰富,化解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与人接触有独特的亲和力,发动和组织好她们便成了警务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德济苑社区警务室引入了“邵大姐工作室”调解品牌,依托“邵大姐”品牌号召力,广泛吸纳热心居民、退休干部、社区党员参与调解,着力化解邻里、家庭、情感纠纷等基层警务工作痛点与难点。今年以来,德济苑社区矛盾纠纷24小时快速调处率已达96.8%以上。

  “孝德+服务”

  创优“一老一小”民生工程

  “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警务室聚焦“孝德”这条主线守正创新,打造“一老一小”民生服务品牌,在全区范围内率先试点,设立警务心理咨询角,引导青少年稳步走好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一年前,小王爸爸来警务室求助,小王在学校里多次与同学发生冲突,批评几句便离家出走,让他们很是头疼。虽然小王马上就被找到,但如何化解未成年人心结困惑成了一个棘手问题。“得知情况后,我们立即启动了‘护苗’的关爱行动,多次邀请小王来警务室谈心,并组织篮球赛增进感情。”孟成昂说,“通过多方努力,小王终于敞开心扉,学习成绩也蒸蒸日上,‘护苗’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对社区12名空巢老人,警务室采取“分区负责、划片包干”模式,将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双向对融,组成暖心小队提供便民服务,定期上门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并邀请医生进社区,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有效防止老人“沉默性缺氧”。

  以平安建设为纽带

  联勤更加紧密

  去年10月,一名女孩不慎跌入冰冷的湖水,正好被一名外卖小哥发现并及时救起,确认女孩安然无恙后默默离开。经多方查找,警务室找到了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心人,正是“虞警商社联盟”的成员何琳锋,这样的好事他在半年内已做了三件。

  外卖小哥见义勇为正是孝德治理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德济苑社区警务室聚焦城市陌生人社会痛点,吸纳外卖员、快递员、保安员等群体作为平安力量,以“和谐邻里、孝德万家”的理念,强化各方参与平安共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打造“虞警商社联盟”等平安类社会组织,形成“专业+志愿”互为补充的良性架构,有力夯实社区平安底座。


上虞日报 警界 00003 探索“孝德+”基层治理模式 2023-06-29 上虞日报2023-06-2900010 2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