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晓锋
探索“枫桥式”执法办案新模式
![]() |
![]() |
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以迭代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抓手,不断加强执法刚性、提升执法柔性,用法治标尺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资源整合 案件办理再提速
“就十天,从采取强制措施到审查起诉。”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效的办案节奏,帮企业把损失降到了最少!”据介绍,今年5月,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本地知名企业员工报警,称有驳运商举报该企业物流部负责人陆某涉嫌受贿,请求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物流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一刻都耽误不得。”法制大队大队长顾建波对涉企案件办理高度重视。接警后,经侦大队立即立案调查,法制大队第一时间介入,主动邀请区检察院到上虞区执法办案中心公检交流区,就该案件调查取证方向进行会商。
在指导下,公安机关进行规范、全面、快速取证,嫌疑人陆某很快交代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主动退赃获得了企业谅解,在案件实现快侦快破的同时,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建立起企业报案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统一收归至打击中心办理,实现涉企案件快速受理、集中办理、全程保密。在执法办案中心设置公检交流办公室,及时邀请检察机关参与疑难涉企案件会商,涉企案件取保后办理时限平均缩短10天,办理效率提升6.73%。截至目前,已侦办侵企违法案件33起,起诉犯罪嫌疑人52名,追赃挽损8000余万元。
信用修复 权益保障再升级
今年3月,百官街道一家电器有限公司向社区民警咨询,其于2020年3月由于疏忽大意,企业网站违反了浙江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而被区公安分局行政处罚。问题均已落实整改。由于企业为上市企业,这类行政处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信用,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
社区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将问题提交给了法制大队。法制大队第一时间开展资料审查、审核信用修复条件,并于当天在人民政府网上对该条不良信息修复进行了公开,公开到期后立即将资料提交区发改局进行信用修复,于一周内办结了该企业的信用修复。实现企业“零跑腿”,全程上门办事。
上虞公安设置有专人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对符合修复条件的不良信息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今年以来,已出具修复确认书48份,公示并修复企业信用48家。
柔性执法 服务品质“再升温”
近日,百官派出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酒店未按规定在大厅等显著位置张贴禁毒警示标志、公布举报方式。因考虑该酒店为首次违规,民警并未对其进行处罚,而是对该酒店进行了警示教育。
近年来,上虞公安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制定出台《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目录清单》,明确旅馆变更登记未备案、未按规定记录上网信息等57项“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全面推行“捕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对涉企案件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财产强制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今年以来,累计对6起案件13人审查后不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冻结企业资产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