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新商都·休闲

二都杨梅掀起“红盖头”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 魏新宇 摄

  眼下,二都杨梅正掀起“红盖头”,笑迎四方客。驿亭镇作为二都杨梅主产区,种植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1.3万吨左右,主栽品种包括深红种、水晶种、荸荠种、东魁种,其中水晶种曾是清代贡品。

  时不时接到客商打来的杨梅抢购电话,一趟趟陪着游客进大棚采摘……从5月下旬开始,上虞耀庆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庆耀便忙个不停。“今年智慧大棚杨梅于5月25日开摘,由于每天成熟的量少,即使深红种售价达每公斤240元、水晶种达每公斤600元,每颗25克以上精品水晶种价格更是高达每公斤1000元,仍一篮难求。”贾庆耀说。

  大棚杨梅抢“鲜”上市

  早在2016年,贾庆耀就在驿亭镇联桥村和五好村的交界处,承包480亩杨梅山。去年,他以每亩30万元的价格,打造占地12亩的智慧连体大棚,今年是大棚杨梅首次挂果。

  温度、湿度、光照实时播报,水肥一体化,自动卷膜排风……走进智慧大棚,满是高科技。为提高二都杨梅品质,贾庆耀高薪聘请今年54岁的二都村张家岙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岳盛为技术顾问。

  “搭棚容易,管棚难。”陈岳盛向记者诉说大棚杨梅管理“苦经”,拿授粉来说,杨梅不是蜜蜂授粉,而是靠风,智慧大棚内一开始只有一株雄杨梅树,纯靠风力明显达不到授粉效果,不得不借助人力进行授粉。

  每年二都杨梅成熟季节,也是江南的梅雨季节。“杨梅成熟时,最怕雷暴天气。一旦遇到暴雨,就会遭遇严重落果,梅农的损失就大了。”驿亭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泳海说,搭建智慧大棚,是二都杨梅发展的方向,相信用不了几年,大棚杨梅会遍地开花。

  头脑活络的真山杨梅生态示范园负责人冯常斌很早就吃起“螃蟹”,尝试避雨栽培技术。这位种植二都杨梅近30年的“老把式”,承包了531亩杨梅山,其中大棚杨梅80亩。“这套投资约230万元的智慧大棚设施,可通过手机或电脑一键操控,使得大棚变得更加‘聪明’,精准控制杨梅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冯常斌自豪地说。

  在冯常斌看来,二都杨梅实施智慧大棚技术,一来可以提高杨梅种植效益,正常情况下,种植智慧大棚杨梅的效益是露天杨梅的3倍以上;二来延长了杨梅采摘期,露天杨梅采摘期一般在10天至半个月,而智慧大棚杨梅采摘期在一个月以上;三是吸引了大批采摘工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了采摘工短缺难题。遇上雨天,攀爬露天湿滑的杨梅树,安全系数低,很多工人不愿意摘,而智慧大棚内采摘就不存在这一担忧。

  杨梅酒拉长产业链

  碧空如洗,满枝硕果。走进驿亭镇二都村魏伯阳山的山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一排坐西朝东的平房依山而建,挂着“上虞梅之乡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牌子,酒香便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中等个头、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徐金美正在收拾酒窖,为酿制新一年杨梅酒做准备。早在2005年12月,徐金美承包魏伯阳山120亩杨梅,开始她的“采摘游”计划。如今,她的承包面积达500余亩。而她牵头成立的上虞晶梅杨梅合作社拥有7户梅农和百官供销社,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

  杨梅好吃但不易保存和运输,当地梅农经常将卖不掉的杨梅泡酒,自饮或送人,也有人尝试出售,但由于市场、QS认证等因素,一直形不成气候。2019年,徐金美准备规模化生产杨梅酒。当年6月,赶在二都杨梅开摘前,取得了杨梅酒生产许可证,创办梅之乡家庭农场,注册“晶梅”商标。“当时就是傻想,假如二都杨梅酿成美酒,全年都可以销售,那二都杨梅的产值和附加值就会大大增加了。”徐金美说,经过多年探索,杨梅酒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好的年成,能销售近1万公斤。

  去年6月27日,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徐金美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驿亭镇举行“强村共富助农·凤凰领航筑巢”二都杨梅深加工特殊公益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徐金美代表上虞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与区两新组织红领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阮兴祥和驿亭镇二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宋斌钧签约。“阮兴祥个人出资50万元资助杨梅深加工。”徐金美说。

  电商直播拓展版图

  6月7日下午,地处驿亭镇杨溪村的上虞泰山杨梅基地热闹起来了,专业的直播团队正在杨梅树下直播。

  泰山杨梅基地种植面积超过200亩,今年杨梅喜获丰收。6月5日,基地负责人姚雅飞在直播团队的加持下,在抖音平台推出2000张19.9元的“早鸟票”,短短三天便被“抢”一空。“真是想不到,吸引了一批来自江苏、重庆等地的游客。”姚雅飞说,每人19.9元,可以进园随便吃杨梅,乍一听亏了,但从长远看,培育了一个新市场。

  为进一步打响“二都杨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6月初,驿亭镇提前启动电商助农活动,多位本土网红主播走入田间地头,将二都杨梅带上“云端”,通过“杨梅采摘+电商直播+旅游”的模式,全力打造二都杨梅文化品牌,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驿亭镇在杨溪村打造长三角(上虞)青春直播小镇。赶在6月13日“二都杨梅”节前,徐明军把直播设备搬进直播小镇。“300平方米,有一大两小三个直播间。”徐明军介绍,天晴就去各杨梅基地现场直播带货,直观呈现二都杨梅从采摘到销售的全过程,让网友直观感受到丰收氛围,以电商直播的形式助力二都杨梅产业发展。一旦遇到雨天,就把直播间搬入小镇,实现直播不断档。

  徐明军是上虞一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近年来,他的公司在电商直播行业搞得风生水起。“我们有许多优势,特别是能够邀请到大批本土网红主播。”徐明军说。


上虞日报 新商都·休闲 00007 二都杨梅掀起“红盖头” 2023-06-12 上虞日报2023-06-1200005 2 2023年06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