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全力打造最优亚运水环境
动态化管控筑牢水生态屏障
本报讯 (记者 楼丽君) 踏看杭甬运河五夫段及白马湖水域,查看河道水质和河岸环境,了解河道保洁、绿化养护、周边污染控制等情况及存在问题……近日,驿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迎亚运盛会·巡河湖”视察活动,落实“河长制”,摸清全镇污水管网“家底”,当好河道整治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确保“天蓝、水清、岸绿、景美”,迎接亚运盛会。
这是我区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护航亚运的一个缩影。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区以深化河湖长制为抓手,组织开展“清三河”“剿灭劣五类水”“美丽河湖”建设等系列行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农村河道整治345公里、创建“无违建河道”321公里,河湖清淤1400余万立方米,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4条(个),建成“水美乡镇”9个、“乡村美丽河湖”106条。
我区建立水污染源动态管控清单,营造更好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划定核心水域、重点水域和一般水域,全面排查梳理我区涉及的核心水域水体管控、饮用水源地信息和重点污染源管控等‘三张清单’。”区生态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我区共有2个亚运接待酒店、1个饮用水水源地、1家污水处理厂、72家重点工业企业和14个工业园区纳入“碧水亚运”系统进行清单化管理。
为推动治水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我区实行核心水域重点管控。编制完成《核心水域蓝藻防控“一点一策”方案》,每周一次开展现场巡查,加大河长巡河力度和河段保洁频次,保障河面清洁畅通;成立蓝藻防控行业专家和技术团队,以镇街为单位,建立12支打捞队伍,配置35只打捞船,重点关注水体蓝藻发生情况;启动东关街道后濠湖水下森林项目,在皂李湖等主要河道内投放花鲢、白鲢等鱼类8.1万斤。
我区还建立问题数据库,严格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开展“碧水1号、2号”专项行动,累计发现问题500多个,建立问题原因、整改措施、时间表、责任人“四张清单”,对能够马上解决的,迅速整改到位;对确需一段时间解决的,制定整改方案,列出任务表、责任表、时间表,在规定时间内整改销号,确保水域常态“净、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