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资金监管 全流程安全防控
我区以数智赋能乡镇财政管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 宋彦佩 通讯员 何博) 5月31日,记者从区财政局了解到,自今年3月“浙里基财智控应用”上线以来,通过严格管控、多方协同、动态监管,已纳入各类乡镇预算资金19.8亿元,累计执行1073个项目,涉及支付资金6650万元。
据介绍,“浙里基财智控应用”是浙江省财政系统数字化改革重要应用软件,主要围绕资金、资产、资源安全风险管控等重点,打造“数据多源、纵横贯通、高效协同、监管闭环、服务便捷”的基层财政管理安全风险智控应用场景,通过数字赋能破解基层财政资金监管难题。
依托“浙里基财智控应用”,区财政局扎紧预算“制度笼”,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严控预算追加,对乡镇自定项目投入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和事后绩效评价;健全内控制度,规范财务支出,严格支出标准,凡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在3万元以上的,须由3人以上验收签字方可入账和支付资金。
多方协同,织密监督“智慧网”。区财政局将乡镇基本情况、三资、预算收入、项目资金等信息要素全面纳入监管体系,结合监督平台和业务平台实施精准监督、风险预警,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及时研判、及时整改,并完善制度,建立人防+技防“双防”、隐患+风险“双控”模式,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对接融合“预算管理一体化”“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等系统,纵向打通省市县乡镇四级财政间数据孤岛,横向加强与农业农村、建设、社保等业务部门的协同,形成基层监管合力。
在动态监管上,区财政局以资金流向为路径,依托项目管理,串联入库项目立项、实施、完结各环节,构建乡镇项目监管库,立足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紧盯项目建设全周期节点,实时掌握项目立项依据、支付明细、拨付进度等情况,动态监管各项资金来源、使用主体、使用情况等信息,构建乡镇财政全流程监管体系,全力营造规范、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