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马”赛道之外,还有另一场“竞速”:近20家组委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为赛事全力“助跑”……
他们,为“曹马”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王淋玲 见习记者 倪参丹 通讯员 严其明 杨松彪 杜安然
![]() |
3月26日上午,备受瞩目的晶盛机电·迎亚运·2023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绍兴·上虞站)暨第七届绍兴·上虞曹娥江半程马拉松、第二届绍兴·上虞千名博士和青年人才马拉松在曹娥江畔开跑。活动现场,近20家组委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提供医疗、交通、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公共服务,为赛事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区公安分局
千余警力全赛程监管
为圆满完成此次“曹马”安保任务,区公安分局抽调1000余名民警、辅警,在赛道内外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形成了一抹靓丽的平安“警色”。
此次赛事分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健康跑(约5公里)、孝德亲子跑(约5公里),吸引了多个国家的1.2万名选手参加。上虞公安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第一时间成立筹备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赛事安保工作,精心制定安保方案及相关预案,实地踏勘赛事现场,发布交通管制通告,扎实做好赛前各项安保筹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进行。
“我们运用智慧新警务,依托各种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全域交通封控、全程治安管控、全面视频监控,使各项安保工作看得广、呼得通、控得住、调得动、处得好。”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赛当天,民警早早来到现场,摆放交通管制提示牌、检查护栏、安全桩,设置警戒带,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鸣枪开赛,交警精神抖擞、警容严整,从容不迫地进行现场指挥调度,在关键路口巡逻值守。终点附近,民警利用喇叭、哨子,引导运动员快速离开,全力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从5时进入现场到11时观众和运动员陆续离场,参与执勤的全体民警、辅警也结束了6个多小时的“曹马”安保任务,他们用辛勤和汗水为本次赛事,交上了一份平安的答卷。
区卫生健康局
医疗保障让选手安心跑
赛事幕后,还有一支志愿者队伍默默坚守,全程护航选手安心奔跑,他们是我区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障队队员。
据悉,为全面做好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区卫生健康局根据本次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要求、针对“阳康”人群可能突发的情况和“曹马”赛道特点,提前制定现场医疗保障及应急响应实施方案,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落实人员、车辆、药品、器材,高标准、严要求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医疗保障队伍。
3月21日,区卫生健康局特邀美国AHA李永生主任导师为所有参加本次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赛前培训,重点针对心源性猝死和热射病的救治强化专业指导,确保每一名人员掌握保障重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开赛前一天,组织所有人员进行实地踏看,帮助每个人熟悉赛道、工作地点和岗位职责,实现定点、定岗、定人、定责。
“本届‘曹马’共配备84名医护人员参与医疗保障工作,按点位设有10辆120救护车,沿线设置固定医疗救护点10个,这些救护车和救护点均配置有AED设备。另有17台移动AED则由相关医护人员随身携带。比赛当天,我区还加派赛道医疗观察员168名,建立点、线、面的全赛程、全方位现场医疗保障网格。”绍兴市急救中心上虞区分中心负责人介绍。
此外,区卫生健康局还部署上虞人民医院、上虞区中医医院按照保障方案要求,提前制定院内应急响应预案,开辟绿色通道,预留部分床位,组建医疗救治小分队及救治专家组,事先做好院内急救药品、医疗物资和应急用血的筹备,切实承担起危重症伤员的院内医疗救治工作。
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创造安全开阔跑步环境
为确保青年才俊和跑友们能在“青春之城”这条最美的赛道上跑出青春,跑出活力,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高度重视马拉松路线中梁祝大桥、虞舜大桥的路面状况,赛前专门对两座桥梁安全设施进行了修复,并于3月25日上午拆除虞舜大桥北面辅道隔离栏,为选手们创造了开阔的跑步环境,确保马拉松比赛顺利举办。
26日中午12点,马拉松赛事一结束,为保障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曹娥站养护工马上加班加点安装起了四环大桥的隔离栏,至下午4点半,四环大桥1.3公里隔离栏全部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