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育创新动能 汇聚青春奋进力量
——访区人大代表、实小集团实验小学副校长芦洪娣
本报记者 冯洁娜
“青春之城,顾名思义,青年是这个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要让每一位来到上虞的青年人都能找到归属感,爱上这座城市,成长创业更有为,生存生活更有品质。”这是区人大代表、实小集团实验小学副校长芦洪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心声。
芦洪娣认为,“青春之城”建设要充分认同和尊重青年发展的优先权,在城市发展中充分有效吸纳青年一代的视角、利益和需求,要通过不断提升对青年的吸纳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增强青年人群对城市的贡献力、创新力和创造力,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芦洪娣告诉记者,不久前,她在周围的年轻人中做了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了解在青年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该具备哪些特征?调查发现,城市的教育资源状况被广大青年所重视,因此统筹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青春之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基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芦洪娣说,她将在管理升级、人才拔节、课程创优等方面创意突破,力求学校办学再添新张力,师资集群再获新发展,学业素养再上新台阶,为“青春之城”建设增力赋能。
在实小集团实验小学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队伍,35岁以下的青年老师约占4成。“我们通过专业培训、青蓝工程、教学研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源源动力。”芦洪娣说,除了为年轻教师提供成长舞台,学校还将组织青年教师主题沙龙、联谊团建等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生活,让青年教师的成长伴随着幸福感与归属感。
“孩子的模样,就是这个城市未来的模样。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将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芦洪娣表示,为青少年打造一个良好成长环境的同时,她将更加注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继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在学生中持续深入开展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逐步提升青少年的爱国思想、文明素质与道德品质,为“青春之城”建设培育“五好”新主人。
作为区人大代表,芦洪娣对丰富青年社交场景比较关注,正在撰写相关意见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多立足现有的社区综合体,充分发挥服务青年城市融入、就业创业、公益志愿、婚恋交友等功能,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层次青年“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