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立德树人 呵护全面发展
——教体系统新学期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万均 通讯员 陈艳
(上接第一版)
校领导感言:研学实践,不是游山玩水,而应是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校外教育课程,也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载体。精心组织研学实践,可引领学生们亲近自然,真正研有所悟、学有所得,感悟和收获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诚然若是,研学活动既是引领学生放松心情、放飞心灵的载体,也是激励学生学习本领、感悟励志的活动。近日,上外集团上虞外国语学校组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九年级师生在教师及家长志愿者的护航下,途经江堤风景带,经过三环大桥、赵家大桥、人民大桥、彩虹大桥、南环大桥,最终抵达中华孝德园。长约8公里的远足之旅,沿途所见家乡美景,有效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在中华孝德园,学生们感悟家乡丰厚的孝德文化,表示要珍惜文化传统,逐梦青春向未来,用美好青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样,实初教育集团百官中学七八年级学生收获了一样的感悟。近日,学生们前往崧厦街道祝温村,参与“体验农耕烟火 感悟劳动魅力”为主题的春季研学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各班各小组的组长给队员们进行了合理分工,有的生火、有的切菜、有的洗米煮饭、有的掌勺……在教师指导下,土灶上升起了一缕缕炊烟。学生们有模有样地学着父母在家做菜的样子,各施技能、各显神通。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协作,色香味俱全的拍黄瓜、红烧排骨、手撕鸡、炸土豆丝等美味佳肴纷纷出锅。通过亲手劳作,学生们对劳动有了新认识。柴火烹饪结束后,研学基地组织的各项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自制艾饺、缤纷多肉、太阳能月球车DIY……多彩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自理自立、动手实践、劳动创造等能力。
研学活动,也需不断创新载体,努力让学生们乐学并真正有收获。近日,实小集团实验小学组织学生代表专程赴虞南下管镇田间地头,参加劳动主题研学活动,学生们在稻穗地里上起科学课、数学课、劳动课,在绿水青山中体验各类“研学+”实践,各学科和田园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混搭课”生动有趣,学生们听得兴致盎然,研学活动受到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