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闻·综合

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靠山”

陈溪乡太平山村探索乡村共富新样板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蔚香) 初春时节,万物竞发,地处陈溪乡西南部的太平山村种黄精、筑围栏,一派繁忙景象。这个村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而久负盛名。如今,正在依靠久负盛名的绿水青山探索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太平山村群山环绕、流水潺潺的地理环境,成为中草药黄精的生长盛地。黄精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因健脾润肺而深受大众推崇,在药、食领域均有较广的运用。太平山村种植黄精的历史也由来已久,但村民各自为营分散种植,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基地。因此,太平山村的黄精虽好,却始终没有走出更大的市场。

  去年,太平山村迎来了新机遇,与上海一家公司达成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太平山村由第三方负责运营策划。“太平山村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只要盘活这些资源,发展指日可待。”上海运营商陈雅表示,产业兴则百业兴,要把自然的“风光”资源变成蓬勃的“风光”产业,才能走上振兴之路,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可良好的生态本身也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在陈雅看来,产业布局需要与自然保护同步,所以公司将村庄的发展定位为“仙隐太平”,开始开发“仙养”系列产品。其中最早开发的产品就是黄精,为了种植“生态”黄精,运营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山间林地,将流转1000亩的竹林作为黄精的种植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保护与开发双重利好的局面,用生态产品联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

  日前,竹林间,村民正在刨坑、量距有序种植黄精。用匠心铸就品质,陈雅告诉记者,选购天然野生优质种子,种植间距最大化,恢复其野生生长状态,执意做到生态产品真正回归自然本真。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文军告诉记者,项目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所有项目运营所需劳动力都是本村村民,解决就业同时充实村民的钱袋子。

  产业之外,“仙隐文旅”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全村因村施策实施全域提升改造,田间花园、神仙峡谷等项目正在打造绿树成荫、山花繁茂、流水潺潺、青山相对的“世外桃源”。同时,文化赋能旅游,激活村庄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让乡村成为生活和创业的乐园。


上虞日报 新闻·综合 00002 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靠山” 2023-03-17 上虞日报2023-03-1700003 2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