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让“炸街车”无处遁形
上虞交警率先启用炸街扰民噪音检测预警系统专治扰民“飙车族”
轰鸣的引擎、刺耳的噪声、疾驰的速度……个别机动车车主为了寻求刺激,会选择对车辆进行改装,在繁忙的车流中上演“速度与激情”。这种速度快、噪音大的“炸街车”看似酷炫,实则是置其他交通出行人安全于不顾。
2月20日,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在全市率先启用“黑科技”——炸街扰民噪音检测预警系统,为路面查缉“炸街”车辆提供有力支撑。试运行半月以来,公安交警已采集嫌疑车辆有效信息22条,其中,已查处非法改装车8辆,责令恢复原厂设置并作出罚款处罚,对无改装违法行为的车辆,通过签订承诺书、电话提醒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
噪音扰民还居民清净空间
近日,家住市民大道附近的宋女士就碰到了这样的烦心事。初为母亲的她正在家中休产假,有时候宝宝刚哄睡,就被“炸街车”刺耳的轰鸣声惊醒。“我们家离马路比较近,一有‘炸街车’出没,那声音真让人受不了。”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中还有老人,老人睡得都比较浅,被吵醒了之后就很难再入睡了。这让她很苦恼,希望有关部门好好管一管这些“炸街车”,还市民一个安静的环境。
改装车“炸街”这一痼疾由来已久,一方面,骑摩托车结伴玩“翘头”,故意猛拉油门发出巨大轰鸣,把城市道路变成赛车场,让个别年轻人“血脉偾张”,盲目加入了“炸街”一族。另一方面,“炸街车”往往深夜出没,车速较快,持续时间短,使很多人还没看清车牌,就一溜烟跑远了,这更放大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整治非法改装车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但常见的设卡巡查方式,耗费精力大、威慑力弱,常规的电子警察设备又无法对‘炸街’车辆实行精准查控。”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沈建江表示,今年引进并启用炸街扰民噪音检测预警系统,可有效破解“炸街”车辆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实际问题。
数智赋能让“黑科技”留痕留声
何为炸街扰民噪音检测预警系统?它是一套先进的噪声定位抓拍采集设备。沈建江用了三个关键词来介绍这个“黑科技”:
高效识别。前端感知、准确抓取、对比建模……系统通过建模对比,可准确识别发动机的超标轰鸣声。
精准定位。该系统将同步抓拍声源位置的车辆照片,并识别车牌号码,自动生成“声音云图”和“声音视频”等有效证据。
平台联动。该系统可通过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扁平化指挥路面警力严格落实查处,以“机器换人”的方式,实现科技赋能交管路面查缉。
“这个‘黑科技’的运用,是交通管理工作智慧化、科技化、数字化深入推进的成果体现。”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在证据采集、解放警力、提高工作效率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重拳出击让“炸街车”无处遁形
“轰轰轰……”2月17日,一辆黑色三轮摩托车正在市民大道上疾驰,不过这也是它的最后一次拉风!
该系统及时检测到预警,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立即发送指令让城区中队前往查处。
“请出示您的驾驶证和行驶证!”交警经过仔细核查,确认车牌为浙DQ***3的普通正三轮摩托车为改装车。“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改装?”面对交警的质询。“我也只是好奇,听到改装后的轰鸣声,感觉很酷,没想到犯了法。”年轻车主追悔莫及。
无独有偶,2月10日,系统自动监测到王充路附近有预警信息,交警大队立即出动,没一会儿,便查获车牌为浙D2***M的小型轿车。检查后发现,该车存在擅自改变排气管的违法行为。
“现在轰鸣声明显变少了,让我们的生活舒心、顺心、了不少。”宋女士笑着说。
下一步上虞公安交警将在城区行政中心、学校及居民小区等重点部位增加点位布设,并认真梳理群众举报、网友反映等线索,确定“飙车炸街”易发、多发路段,在城区建设合适抓拍点位,监测双向通行车辆超标轰鸣声,实现还静于民、还净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