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访浙江五洋联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青年律师杜铖浩
返乡就业的他
想为上虞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在浙江五洋联合律师事务所见到杜铖浩时,他正忙着接听法律援助热线。电话那头是一位独居的耄耋老人,早年间将名下的几处房产都过户给了儿子,女儿也为此不再往来,却不料儿孙不孝,老伴去世后,只余下老人形单影只,晚年凄苦。杜铖浩一边细致地了解对方诉求,一边严谨地给予专业建议,指导他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类似这样的法律援助电话,杜铖浩时常接到,可即便工作繁忙,他还是会耐心对待每一位咨询者,因为从年少时起,成为一名匡扶正义、仗义执言的律师,就是他的梦想。“记得读初二的时候,课本上出现了许多的法律条款,我觉得读起来很有意思,大概是从那会儿开始,心底就萌生了要成为一名律师的念头。”于是,在高考填志愿时,杜铖浩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的选择都确定为法学专业。
如愿就读法学专业后,杜铖浩一直努力朝着自己的律师梦奋斗。大学期间,为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他废寝忘食地研读法典,备考前的一个月,甚至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终于在大四上半学期顺利通过司法考试。2017年,踌躇满志的他正式毕业,在老师的推荐下前往南京的一家律所实习,开启了梦寐以求的律师生涯。
初入职场,胸怀“仗剑走天涯”豪情的杜铖浩不断夯实自己的法律专业技能,珍惜每一次与客户、同事沟通的机会。实习期间,他上山下乡尽职调查,走村入户搜集证据,从中体悟、学习、总结,努力在专业化的道路上稳扎稳打。“那段日子真的有点苦,收入不高,事务繁琐。好几次,我都是顶着高温、带着卷宗,跑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区做调查。还记得我过生日的那天,下了特别大的雪,我一个人搬了整整一晚上的资料。”
2019年,成功拿到律师执业证的杜铖浩回到绍兴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积累,正式加盟浙江五洋联合律师事务所。他说,虽然自己很憧憬大城市的工作生活,但故土难迁,乡情难却,尤其是上虞这几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一名怀揣梦想的青年律师,他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为上虞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系民生的他
想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让杜铖浩记忆犹新的是在同一天,他成功拿下回虞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据了解,这起案子的当事人是一名初做中介的小女生,因为没有接待客户的经验且法律意识淡薄,在按对方要求帮助其出售商铺时,并未订立合同。不料商铺成功出售后,对方拒绝支付先前约定的费用,导致后期维权十分被动。
获悉当事人的诉求后,杜铖浩一边给予宽慰,一边立即着手整理当事人与对方的语音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出有力证据,对簿公堂。终于,在《民法典》颁布的当天,他顺利帮当事人拿回了应得的报酬。“我当时还与这名当事人开玩笑,告诉她在法治日益健全的时代,国家正用新的法律保护着每一位像她一样的‘小迷糊’,以后再也不怕遭遇‘跳单’了。”
2021年,杜铖浩以预备党员的身份加入上虞民革组织。期间,围绕界别特色和职业特点,他把目光聚焦社会法制、三农问题和祖统工作,并着手撰写了一系列相关的社情民意信息。“一直以来,农民工群体的劳动保障问题时刻牵动着社会大众的敏感神经,在受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也经常遇到这方面的诉求。所以,在撰写社情民意时,会下意识地关注农民工问题。”从2021年至今,杜铖浩陆续提交《基层反映城市流动人员管理存在“两重两轻” 建议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农民工因伤返贫的原因及对策》《加快落实五部委“实施意见”精神 有效解决建筑业超龄农民工生计问题》《农民工因伤返贫后果严重 亟待利用“三板斧措施”进行预防和救济》等多篇信息,先后被全国政协、民革中央、省委统战部等录用采纳。
“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贡献举足轻重。在大部分农民工因伤反贫的案例中,‘伤’的表象是直接原因,‘返贫’的症结却在于法律、政策缺位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唯有在尊重农民工群体、保障权益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逐步构建起依法治国的大环境,才能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杜铖浩说。
投身公益的他
想用奋进的姿态闪耀法治星空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律师,杜铖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一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受邀深入企业、学校、社区、乡村,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和普法宣讲。
在担任区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之前,杜铖浩就很关注工作中遇到的劳动纠纷案例,其中有一个案子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年满60周岁的张师傅向人社部门提出职工基本养老缴费年限认定请求,却被告知此前的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被认定为缴费年限。“杜律师,我1992年就开始在公司缴养老保险了,现在怎么能说年限不作数。”气愤不已的张师傅几经奔走找到杜铖浩帮忙。
一番询问之下,才知张师傅早年被公司安排参加待岗培训,不料第二天,他就因缺席培训被公司以书面形式除名。于是,张师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撤销除名决定,后公司将除名决定变更为违纪辞退处理。得知原委的杜铖浩在分析案情时发现,张师傅未将重要的材料提交给人社部门,从而导致年限认定错误。结合彼时的法律及行政法规,他迅速为张师傅撰写了行政复议申请书,没过几天,人社部门就根据规定为其办理了退休审批和年限认定。顺利领到退休金的张师傅握着杜铖浩的手一个劲儿地致谢。
法律公益之路,不仅承载着杜铖浩投身法治、为民解忧的希冀与梦想,也是他自觉身为律师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从执业的第一天起,他就坚定了自己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执业信念,决心做国家法律的忠实维护者。而投身法律公益事业,除了需要情怀、恒心、毅力,最不可或缺的,还是专业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律师工作的成就感不仅在于胜诉判决,更在于判决背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我的眼中,案件无关大小,因为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必须认真对待。”
回首过往,从法科生的懵懂中迅速蜕变的杜铖浩,一直勤恳务实地努力扎稳执业技巧、融通工作方式,以点滴式的进步蓄力行走于世的勇气。仰望星空,那个在初中就励志要成为律师的小小少年,如今正以奋进的姿态,厚植家乡情怀,肩负青春担当,朝着在执业路上发光发热,闪耀法治星空的目标,脚踏实地,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