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活动迎新春
文旅惠民年味浓
我区春节假期文旅活动精彩纷呈特色鲜明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 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马安琪 摄
多彩活动迎新春
文旅惠民年味浓
我区春节假期文旅活动精彩纷呈特色鲜明
本报记者 楼丽君 文 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马安琪 摄
春节庙会、民俗表演、乡愁年味、民宿旅游……春节期间,虞山舜水间年味愈浓。
“今年是疫情全面放开后的第一个新年,我区文旅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疫情这三年,不少市民和游客有点“憋坏了”,每天只能不停地看以前旅游的照片及视频来回忆。“疫情放开后,终于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了。”
春节假期,我区各乡镇街道、部门聚焦文艺展演、艺术展览、非遗民俗、景区旅游、特色美食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年味十足、特色鲜明、品类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和产品,为在上虞过年的市民和游客献上一道道丰盛的年味大餐。
弘扬传统
打造节日文化盛宴
每逢春节,我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总能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节日里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送春联、杀年猪、分年礼、逛集市……春节前夕,地处虞南山区的陈溪乡太平山村举办“诗画曹娥江、竹隐南花园”传统年俗主题活动,吸引诸多市民和游客慕名前往。
一碗年猪饭,装得下浓浓乡愁。小时候过年总是小孩最期待的一件事,杀年猪更令小孩兴奋异常,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吃上一顿油腻腻美滋滋的猪肉饭。当天,太平山村村民们扛着年猪走到村文化广场,举行杀年猪仪式,吸引村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上虞很多人家年夜饭上总会有一道八宝饭,八宝寓意“吉祥如意”,也是代代传承的家的味道。杀完年猪后,集市上烹调了八宝饭、扣肉等,摆出了浓浓的“年味”,感谢家人一年的辛勤劳作,传递美好的祝福。
“腊望打年糕,吾今举棒搡。众人来协力,顷刻笑声高。”过年吃年糕历来是我区的风俗之一,讨个年年高升的好彩头,寓意新年像年糕一样年年登高。热火朝天的搡年糕现场,充满了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银杏树广场上,新春年货集市正如火如荼进行,传统年货、非遗农产品、美食小吃,琳琅满目的年货商品,让年味扑面而来。
“冬笋35元一斤,各品种特色年糕片20元一包……”岭南乡丰树坪村村民王玲娥一大早赶到太平山村摆摊销售土特产。新年56岁的王玲娥经营了20多年“岭南兴发土特产”,上虞哪里举办年货集市,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今天生意不错,短短两个小时,销售额近万元。”王玲娥喜滋滋地说。
王玲娥的隔壁摊位上,正在热销的是诸暨香榧。“自十几年前嫁到上虞后,诸暨老家种的近200株香榧树的果子源源不断销往上虞市场。”上虞媳妇孙紫艳笑着对记者说,除了香榧,石斛、团圆饼等来自诸暨的特产也都受到上虞市民的喜爱。
迎新春、写春联、送祝福,一品堂里,满满的“福”字和春联,书写着大家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村文化礼堂内,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越剧演员叶娜等几十位专业戏曲演员表演的越剧《五女拜寿》,让村民和游客过足了戏瘾。
太平山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古至今,这里的仙山秀水、淳朴民风吸引了不少名人雅士。如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灵姑浮,东汉的隐士于吉、葛玄,南北朝的陶弘景、杜京产,谢灵运吟诗作画、游学隐居,陆游在此处游玩时有感而发“竹暗仙人旧隐村”。如今,这座沉寂多年的古村落正和着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及市乡村振兴先行村的节拍,日渐焕发新容。
“我们以‘品年俗,寻年味’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传递给村民和游客,使大家在了解年俗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增强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说。
乡愁年味
擦亮“白马春晖”金名片
1月22日至27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六),驿亭镇在春晖村举行“白马春晖,乡愁年味”系列新春文化民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浓浓年味。
香香糯糯的手工汤圆带来新春的甜蜜,生动形象的雕版年画展示浓浓年味,喜庆的春联承载对新年最美好的祈愿,精彩纷呈的市集点缀节日家人朋友相伴的氛围……此次活动以中式年味为主线,集新春体验、音乐雅集、手工制作、年礼市集、亲子活动等于一体,重拾白马春晖年俗氛围,拉开新一年白马春晖文旅融合系列活动的序章,进一步擦亮“白马春晖”金名片。
主办方在春晖村湖心亭广场设置了新春拍照打卡墙,邀请市民和游客来拍照定格春节的第一张全家福,留下新春的第一份幸福和温馨。红红火火迎新年,白马春晖游船码头正月初一至初六全期开放,邀请大家坐游船,品小吃,过新年。
中国人讲究时令和寓意,圆滚滚的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团圆美满。沉浸式体验制作汤圆,再把亲手做的汤圆煮出来,成就感直接拉满。香糯的米粒,丰富的馅料,新鲜的食材,健康的原料,一切准备就绪,市民和游客纷纷大展身手,大家包的不是粽子,是满满的收获。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驿亭镇在春晖村名人故居带开设了落地雕版年画体验活动。现场,市民和游客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用传统雕版拓出浓浓年味,与孩子、家人和朋友共享幸福的互动时光。同时,还在此举办纳福雅集,包含音乐演出、非遗展示等活动内容。在浓郁的年味里,让市民和游客在咫尺之间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来一场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
在白马春晖老火车站,主办方搭建了民国实景场景,打造老火车站沉浸式民国风情体验。市民和游客可以换装、拍摄,场地式包装给大家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体验民国时期的岁月风情。此外,还在湖心亭广场建造了一个融合美食潮饮、创意作品等的新春市集,手绘工艺、创意加工、动漫绘画等应有尽有。
据介绍,白马春晖是上虞历史上的第三次名人大聚会——春晖集贤的承载地,是“人文上虞”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区深挖春晖文化内涵,讲好春晖文化故事,以文为核,产业赋能,加大保护和开发力度,着力将白马春晖景区打造成上虞人文旅游转型升级新样板。
“围绕春晖文化体验、乡村文艺休闲、湿地观光游憩三大主题,进一步深化旅游产品。”驿亭镇党委书记马百根说,秉承文旅融合理念,优化景区服务质量,正月十五元宵节还将在春晖村开展白马湖鱼灯节活动,包含鱼灯制作、巡游、河灯、集市、社戏、游船、露营等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活动,进一步擦亮“白马春晖”地域文化品牌。
优化供给
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论及好吃、好看、好玩,纵观上虞各大景区,既有“诗和远方”,又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
为吸引区内外游客回上虞过年,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我区特别推出古城漫游、乡村民俗、青瓷研学、美食寻味等特色旅游产品,各乡镇、部门因地制宜、精心谋划,推出了近百场别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以优质供给提高人们消费意愿,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为快速释放更大的消费能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激活美食消费新需求,体验更多星级饭店服务、美食,创新消费场景,春节期间,我区各星级酒店及民宿农家乐纷纷推出新年美食季等各类优惠活动,包含年货礼盒、年夜饭、自助餐、特色下午茶,以及酒店客房等各种春节优惠套餐,受到市民和游客喜爱。
走进丰惠镇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门户客厅以全新姿态呈现在市民和游客眼中。整个门户客厅被布置得红红火火,老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沿街商铺生意红火,年味浓厚。在“知味园”酱货铺门口,晒满了新制的鱼干、酱鸭、酱排等。“得益于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业态招商的优惠政策,自去年11月26日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以上门团购为主。”“知味园”酱货工作人员王沙沙告诉记者。
万千市民出游上虞的脚步声,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最强音”。春节前夕,我区连续3天组织“今在上虞、瑞兔迎春”风情街夜市年货节活动。位于中华孝德园景区的文化旅游风情街游人如织,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文创产品等风味年货,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
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围绕“过大年、办年货”主题,集中展示展销风味年货、特色小吃、文创产品、非遗传承等特色商品。现做的水磨年糕成了夜市的“香饽饽”,章镇小蛋糕成了“抢手货”,梁弄大糕的制作速度远远赶不上购买者的速度……福气大派送、迎春灯光秀、水幕电影展等到处围拢着市民和游客驻足参与。主游线轴上长达40米的“吉象大道”,成为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和打卡的好去处。
投资3000万元打造的文化旅游风情街,由“乡镇特色馆、农小二联盟馆、大通电商馆、集团文创馆与最美人物馆”等15个场馆和六大特色展区组成,于2019年8月2日起每周五晚开展文化夜市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虞本地文创、农创产品外,越城剪纸、柯桥纺织、诸暨香榧、嵊州根雕、新昌小京生等来自周边县市区的近30家展位展出了各自的特色工艺品,大大丰富了风情街夜市内涵,成为上虞夜间经济的新型业态,引领市民新型消费的燃爆点。
风情街夜市重新按下“快进键”,每期人流量超过2万人次。“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通过减税、降费、奖补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激活需求、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加速文旅市场复苏,擦亮‘诗画曹娥江’金名片,谱写上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说。
春节假期,我区各乡镇、部门坚持安全第一,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精心组织节日文旅活动,以欢乐、祥和、温暖、平安的春节旅游氛围迎接游客,确保市民和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游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