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台烘干机开足马力烘粮
上浦镇高标准粮油农机服务中心全力保障秋粮粒粒归仓
![]() |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邵焕星) 机械声轰鸣作响,烘干设备不停运转,金灿灿的稻谷正从位于屋顶的传送带“流”进储运车里,堆成了“小山丘”。12月21日,随着晚稻成熟、粮食收储高潮的来临,上浦镇高标准粮油农机服务中心内一派繁忙,一台台粮食烘干机按下“加速键”,正全力保障秋粮粒粒归仓。
上浦镇夏家埠村的种粮户夏洪江今年种了400多亩稻谷,他对烘干机连连赞叹。“以前都靠自己晒,一下雨就犯愁,每天拿进拿出的,像今年这种雨水偏多的天气情况下,稻谷要一直晒到过年呢,还容易受潮烂掉。不过有了烘干机就好了。”一旁等待的他笑着说,以前怕稻子晒不好,就只敢种50亩,现在500亩都不怕了。
据了解,目前农机服务中心共有16台烘干机,2个进料口,1条流水线。刚收割来的潮粮经进料口统一进料斗,稻谷通过管道被生物环保颗粒供给能量的热风炉烘干,达到国家标准后,即可形成干粮。
“一个昼夜可以烘干300吨,也就是500亩左右的稻谷。”据上浦镇高标准粮油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沈鑫忠介绍,他们主要承接周边上浦镇和汤浦镇的粮食烘干业务,目前两个镇80%以上的农户都在这里进行烘干。“今年这一季秋粮烘干了3000吨左右,全年已烘干稻谷超1万吨。”沈鑫忠说道。
稻谷晾晒作为丰收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种植户的“老大难”问题,而粮食烘干机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稻谷晾晒“不必看天”。“烘干机是提升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减损30%到40%的粮食。”沈鑫忠告诉记者,以前农民的稻谷都放马路上晒,土多,不易晒干,还不安全。现在放进烘干机里烘就干净了许多,碎粮也少了,品质可以达到国家三等以上标准,还不易返潮,储存三五年完全不成问题。
烘干设备节省人力、物力和场地之余,也提高了烘干的效率。“人工晾晒100斤稻谷都至少需要三四天,但哪怕是中心容积率最小的烘干机,十几个小时就能完全烘干1万斤的稻谷。”沈鑫忠说,这也让农民们有了种植稻谷的底气,以前国家的储备粮食订单种植户们都不敢接,现在晾晒问题一解决,大家都敢接了,服务中心也是全力做好烘干保障,只为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
“现有的16台烘干机烘干晚稻不成问题,但是早稻就有些吃紧了。”沈鑫忠表示,接下来,服务中心计划再扩建,新增五至六台烘干机,进一步保障我区粮食生产和品质安全,解决周边农民群众晒粮难、存储难问题,全力满足种植户烘干需求,守护群众“米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