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教育周刊·菁菁校园·中学版

激引并重 “活”力迸发

——上虞外国语学校精心打造活力教师队伍侧记

  创设阵地

  搭起活力成长舞台

  “2023年工作室学员将做调整,有意向入工作室的,请填表申请。”近日,绍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孟国乔老师又开启了一年一次的“招生”行动。近几年来,孟国乔名师工作室总是“生源不断”,也成为了不少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之一。

  “名师是教师成长的领头雁,激励名师组建工作室,就是搭建起了教师成长平台,可有效催生名师群更好发挥引领和辐射效应。”校长丁斌毅如是定位。

  基于这一认识,学校相继组建起吕静名师工作室、孟国乔名师工作室、李建东名师工作室等,导师精心带领工作室成员每月参加活动,或组织汇报课和示范课,或专题研讨课题,或外出学习取经,不少年轻教师在此平台迅速成长,学校名师队伍快速扩军拓阵。学校现拥有绍兴市级和区级名师10人、学科带头人15人、教坛新秀6人、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近30人。

  随着名师工作室发展,各学科教研组实力同步提升,成为了同一学科教师又一成长平台。至今,英语、语文、科学三个学科相继获评区级学科发展基地。语文教研组长葛宋怡感言:“自从评上学科基地后,组内教师在争取公开课、优质课比赛等名额时,得要靠PK,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潜力和活力。”据悉,上外语文教研组现有教师31人,中级和高级教师26人,占团队的83%;浙江省春蚕奖1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各1人,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8人;获区优质课一等奖6人,“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2人,市区级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20多人。

  顺应队伍整体素养提升需要,今年9月开学,上外推出一项新规:各备课组全面推行“三定”,即定蹲点领导、定活动时间、定备课要求等。由此,各备课组聚焦高效课堂,聚集同组集体智慧,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同课异构、智慧分享等特色教研活动,在思想火花的迸发中实现共同提高的愿景。“备课组本就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平台,新规有效激发了全员提素质的内驱力,系列活动激活了全员活力。”昨日,上外教务处主任王芳向记者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渠道搭设教师成长平台的同时,学校注重激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现状,分析自我特长及不足,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制订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选取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方向,明确自己每年要完成的任务,以学期为单位登记;实施教职工岗位目标考核,主要包括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和项目研究情况、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奖励情况等,实行分数累积制,每年表彰一次。在社会有识之士鼎力支持下,学校还设立了卧龙育人奖、春晖育人奖、新天龙育人奖、华孚育人奖、国祥育人奖、华通竞赛辅导奖、阳光管理奖等多项评估奖励制,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这张奖状不仅是对我一年来工作的评价、认可,也是一种极大的鞭策,拿在手上的不光是荣誉,还有今后的责任,让我不敢懈怠。”这是今年黄继芳老师获春晖育人奖后的肺腑感言。

  扶腕携肩

  精心培育活力青师

  年轻英语教师竺路进入上外短短三年,就迅速可以独当一面,并获得区优质课一等奖,多项课题在上虞区、绍兴市获奖。说到自己的进步,她感言:“学校为我们青师成长创设了宽松环境,提供了给力的呵护,结对师傅给了我全过程的引扶,这也激励着我一步一步攀越不停。”

  在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郑飞看来,判别一所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其中标尺之一就是看该校青年教师的厚度和后劲。为此,学校多措并举,精心呵护青师队伍成长:

  拜师结对,多平台培养。近几年来,学校扎实实施“青蓝工程”,将师徒结对纳入常态管理机制,每年都会给新教师配备工作室、学科、班主任、楼层管理四个维度的师傅。今年9月10日教师节当日,学校举行了新一届拜师学艺典礼,落实名师“一对一”传帮带徒制度,并激励新履职教师勇敢挑战“第一次”: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家访、写好第一篇论文、完成第一次值周……每个“徒弟”每学期必须阅读10本以上名作或专著,以助专业成长。

  内驱外助,双维度培养。上外从内驱、外助两个维度进行部署,顶层设计《上外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上外青年教师星级考核制度》等制度;搭设“青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成长故事分享会”“上外教学艺术节”等活动平台;邀请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浙师大教授等来校,对青年教师课堂作“诊断”,及时送上外助型指导。“学校组织专家‘会诊’,对我们新教师而言,好像送上了成长的‘及时雨’,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语文组新教师范璐璐在自己的教育成长日记里这样写道。

  良性竞争,推动素养提升。学科知识功底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是青年教师系统培养中的关键一环。学校进一步拓展青年教师活教育舞台,联系企业推出校企教学课堂;通过举办街道十佳青年名师评选、街道星级教师评选、街道学科带头人评选、街道教坛新秀评选等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倒逼青年积极成才。学校每年举办课堂教学艺术节,开展学科素养技能大比、青师课堂、新锐大赛等,同台竞技、智慧分享,推动青年教师专业齐提升。学校聚焦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课程核心内容、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激励青年教师探索以“生命课堂个性发展,教学相长特色创新”为主题特色品质课堂,成效明显。

  聚焦成长,提升整体素养。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每月一聚,有时阅读分享,有时教研沙龙,有时成果汇报,有时户外拓展,有时探究考察,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热情和研究活力。同时,学校注重研究青年教师成长关键环节,引导青年教师聚焦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课程核心内容、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关注差异、精准智慧、多元实施、分层推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系列培育举措,催生广大青师快速成长,也丰富了学校发展内涵。2021学年,学校被命名为浙江省改进教学管理试点学校,青年教师课题区级以上立项(结题)多达18项,指导学生各级各类获奖400余人次。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菁菁校园·中学版 00006 ——上虞外国语学校精心打造活力教师队伍侧记 2022-12-10 上虞日报2022-12-1000008 2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