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教育周刊·花样年华

这节劳动教育课有点“田”

谢塘镇中心小学校外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

  本报讯 (记者 沈嘉玲 文 朱胜钧 摄)“同学们,我们蔬菜种植基地里很多蔬菜现在已经成熟了,今天我们采收回来吧。”11月28日,谢塘镇中心小学30名一年级学生在教师娄亚方的带领下,来到校外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厉害了,我的劳动课”主题劳动教育课。

  伴随着学生们欢快的笑声,这块面积约1亩的“小菜场”热闹了起来,菜地远远望去就是各种各样的绿色,里面种满了芋艿、花生、青菜、洋葱、萝卜、玉米等蔬菜,田地中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宝藏”,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摘白菜时,要用两只手抱住白菜,用力向左向右拧一拧,然后用力一拔,白菜就完整地摘下来了。拔萝卜要……”在当地农民王秀娟的悉心指导和亲手示范下,“小菜农”们撸起袖子,拿起农具,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有模有样地采摘各种蔬菜,干得热火朝天。拔出来的萝卜摘掉叶子,芋艿小心翼翼地抖掉泥土,小青菜细致地择干净……在“小菜农”们的努力下,四五只菜篮立马被堆得冒出了尖。

  “我今天收获的是芋艿。我以前只见过被菜农伯伯们整理干净的芋艿,原来芋艿的叶子是圆圆大大的,有点像爱心。”来自一(1)班的郭雅南双手提着一大篮芋艿,开心地说,“劳动虽然辛苦,但是收获很快乐,我要把我今天的劳动成果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尝一尝。”

  就像蔬菜种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发芽到长成幼苗,从生长到茂盛,每一天的光照与浇水,均要持之以恒,谢塘镇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也已经持之以恒开展了十余年。“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将劳动教育归类为综合实践课程,在校内开辟了一个中药种植基地,让学生开始初步在校内接触劳动实践。”谢塘镇中心小学校长李立军介绍,近年来,谢塘镇小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业态,通过劳动实践日、劳动实践周、劳动社团等载体,有目的、有计划、项目化地组织学生参加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公民素养,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自然,它是学生的另一个课堂。把劳动课上到田间地头,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举措。目前,我们在校外开辟了蔬菜种植和水果种植两个劳动基地。”李立军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谢塘镇小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分阶段开展不同侧重的劳动教育课程,把地方民俗、乡土特产等有机整合。如低年级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以家庭劳动、农业种植、传统工艺与手工制作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

  劳动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接下来,谢塘镇小将继续利用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渠道,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花样年华 00011 这节劳动教育课有点“田” 2022-12-03 7690687 2 2022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