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校园内外

赓续红色基因 点亮奋斗底色

——春外精心构筑“红色根脉”育人体系侧记

  近期,春晖外国语学校连获佳音:《学党史,寻找春晖园中红色文化根脉》课程群获评区精品课程群、论文《赓续乡土“红色根脉”,共筑青春奋斗底色》获得区一等奖;学校跻身绍兴市文明校园、绍兴市网络空间应用优秀学校等。这是该校创新构筑“红色根脉”育人体系而结出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该校积极践行“活教育”理念,着力打造“活教研”“活课堂”,潜心发掘校本红色资源,发挥思政教师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了具有思想引领、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红色根脉”育人体系。

  ★☆ 发掘校本红色资源

  构建“红色根脉”育人体系 ★

  近期,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上,党支部书记、校长罗建峰感言:教师要勇担“育高素质的时代新人”之职,结合学校独特而丰厚的春晖文化,利用和发掘好“红色”资源,不断为师生们提供奋斗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年来,学校提出,留存在上虞大地上的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展现形态,也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载体。春晖中学校作为上虞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是学校开展思想教育的宝贵教育资源。为此,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充分发掘并善于激活用好红色资源,使思政课有理有据、有根有魂,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青年学生的青春血脉。

  由此,学校多措并举,精心构建“红色根脉”课程体系,努力让红色资源成为学生前行的精神动力:

  ——融合德育管理,赓续校本“红色根脉”。结合拥有丰厚春晖文化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学校精设德育教育载体,积极探索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着力上好“大思政”课,铸红师生中国魂。

  学校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力促德育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组织师生赴叶天底烈士故居、春晖红色文化档案馆、全国文明村——祝温村等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研学,感受革命先烈情怀,感悟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利用常规德育活动“国旗下双语演讲——我是新闻眼”,学校将收集的党的政策方针、时事新闻等及时进行播报,启迪和激励学生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怀念,值得尊敬;要弘扬先烈精神,珍惜学习机会,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共圆中国梦。学校利用德育主题黑板报,常态化开展“播种真善美,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指导学生们创作手抄报,带领学生走访身边优秀共产党员,践行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推动红色资源日常生活化。

  ——开发“红色根脉”校本课程,讲好党的故事。红色资源是筑牢历史记忆的“教科书”,将红色资源运用于课程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触摸历史脉搏;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根脉”课程,有助于将校本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的生动教科书。为此,学校整体开发了《学党史,寻找春晖园中红色文化根脉》课程群建设。课程以讲述春晖园红色轶事、诵读校友的红色家书、宣讲春晖园教育的初心使命等,激励学生重温建党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同时,学校请党史学习宣讲团成员及团总支、少先队、学生会等代表进行宣讲,让学生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奉献和荣光,唤醒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此课程主题新颖,效果显著,学生和教师们在心得体会中感言:“重温红色根脉及其背后的故事,就是重温党的历史、铭记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

  ——优化思政课课程教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学校鼓励教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讲故事和讲道理结合起来,善用红色资源讲深历史大课、讲透理论大课、讲活情怀大课:

  一是用校本红色资源讲深历史大课。邀请区委宣讲团讲师来校讲党课等,讲清楚我们党的奋斗史、探索史、造福史,帮助师生弄明白“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使正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二是用校本红色资源讲透理论大课。讲述党史背后的理论密钥,引导师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中国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把校本红色资源引入课堂,对学校的红色文物、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等进行课程化挖掘、采集和整理,初步构建了以思政学科为基础的红色资源教学库,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为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准确、生动、翔实的史料基础。

  ★☆ 发挥育人体系效能

  激活师生奋斗激情

  近日,在刚刚公布的区第五轮名师、名校长,区首轮名班主任名单中,春外有8人获殊荣;2人获本年度绍兴市名师等。这是该校发挥“红色根脉”育人体系效能而收获的新成果。

  今年以来,学校结合建构“红色根脉”育人体系要求,精心组织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讲好故事、白马湖论坛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学先锋、讲实干、比奉献;党支部以“清风春外”精品品牌创建为契机,扎实开展“跟着总书记讲实干”系列理论学习,利用“白马湖教育论坛”邀请各级专家作讲座等,为名优教师培养铸魂领航。

  为让青年教师有更好的成长平台,学校通过成立“青修班”,定期活动;举行第十四届师徒结对等,共产党员主动担纲“师傅”,开展红色赋能,引领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还邀请浙师大专家团队来校,和青年教师面对面,指导论文、课题撰写,引扶青师尽快成长。

  与此同时,学校着眼全体学生素养提升,积极探索推行“学科+”教育教学新样态,以春晖文化为磁场,坚持“素质优先、五育并举”,推出语文+平屋文学社、英语+百斯特英语俱乐部、数学+数学拓展、科学+科学探究、社政+晚晴讲堂、信技+春外创客等。此外,学校还精心创设并推行“德育+”三大课程建设:一是持续推进“寄宿春外”课题,突出培养并提升寄宿制学生吃、穿、住等生活力;二是推行“嘉言懿行”课题,引领学生自觉规范自我一言一行;三是探索“礼行春外”课题,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升整体核心素养等。通过一段时间实践,校园劲吹文明风,学生素质有新提高,家长们纷纷点起赞。

  通过构建“红色根脉”育人体系建构实践,学校发展内涵更充实,育人途径更丰富,家长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学校相继获得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绍兴市智慧校园标杆学校建设校、绍兴市“清廉学校”等荣誉。


上虞日报 校园内外 00008 赓续红色基因 点亮奋斗底色 2022-12-03 上虞日报2022-12-0300004 2 2022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