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法同行 正道前行
——全区中小学多措并举推进法治教育一瞥
本报记者 万均 通讯员 陈艳
多手段 推进普法教育
近日一天下午,丰惠派出所副所长杭波受邀来到丰惠镇中,现场接过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书,并向全校学生作了“走好人生每一步”法治主题讲座。据悉,全区66所中小学已聘任法治副校长,健全了法治教育队伍,拓宽了法治宣教空间,丰富了法治教育形式。
新学期开学以来,各中小学校结合“八五”法治宣教规划、开学第一课、全国第七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等要求,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教活动。
注重全程化普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持续性、渐进性、专业性优势,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系统化、常态化法治教育,把普法教育融入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遵循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形成分层递进、纵向衔接的法治教育体系。上外集团上虞外国语学校将法治宣教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体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立相应的法治宣传教育目标;适时调整学校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会商、检查等机制,督促各处室、班级落实安全法治宣教主体责任,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宣教工作中遇到的薄弱环节,推动师生法治素养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固定宣传阵地的植入性作用,在校内设立法治长廊等宣教基地,为学校开展法治知识学习创造条件。
探索沉浸式普法。顺应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精心创设主题研学、现场参观、模拟实践等活动载体,引领学生增强代入感,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汤浦镇中紧扣“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广泛组织学生参与“学唱法治歌曲”“讲法律故事”“创作法治手抄报”等系列学法践法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学生学法的兴趣和守法的自觉性。道墟街道小学组织少年党校20位学生专程赴崧厦法院,参与“旁听庭审,普法教育‘零距离’”实践教育活动,先旁听一起案件庭审,再参观崧厦检察室法治综合教育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展厅;接着,道墟街道政法办携同该校师生组成一支反邪禁毒宣传小分队,将一份份反邪教、禁毒等宣传图册、画报分发到全校师生手中,并鼓励学生们小手拉大手,将学到的反邪禁毒知识讲给家人听,将图册画报拿给父母看,将反邪禁毒知识宣传到位。日前,在第七届绍兴市“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浙师大上虞附中、春晖外国语学校、城南中学三所学校选送的选手在演讲比赛中均获一等奖。
加强社会化普法。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深入挖掘社会法治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和法治实践机会。章镇镇中、杜亚泉中学、重华小学、博文小学、夏丏尊小学等校完善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研究制定普法工作手册(指南),协同检察、公安以及其他部门深度参与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让法治实践成为学生学法用法“最生动的一课”;盖北镇中、崧华学校、中塘学校等校健全家校一体普法机制,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困难学生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同时,借力社会力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校园贷、套路贷、防电信诈骗等方面的法治教育,收到较好教育效果。
精准 推进普法教育
“‘八五’普法进入第二年,教体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持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能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昨日,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据悉,为深入推进精准普法,全系统将在“三个关键”上下功夫:
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坚持局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内容纳入年度学习计划;教育引导各级学校领导干部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把维护教育公平、提升育人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日常管理,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述职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完善教体系统干部法治能力培训机制等。
二是注重抓好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始终把青少年学生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群体”,坚持把育人作为依法治教工作的核心。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强化“全科普法”意识。将各类主题教育、专题教育、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载体。发挥课外活动、社会(研学)实践等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用好“上虞宪法公园”“上虞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虞法同行”法治风景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外法治教育场所和资源。推进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标准化建设,开展网络法治实践教育,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 课时;积极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各环节,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学生学业测评中的内容占比。
三是注重发挥教师这一“关键作用”。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其依法治教主力军作用。结合各级教师培训项目中相关法治知识内容,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和高中思政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推动地方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个学分的法治教育培训。加强中小学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好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推动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法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法治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注重通过依法执教“行为示范”,当好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