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崧厦街道中学 罗微萍 口述 本报记者 万均 整理

让爱心阳光照亮心扉

  有一年春季开学,我校一位七年级的班主任因病请假。校领导找到刚刚休完产假返校的我,希望我“临危受命”,中途接管这个班班主任之职。

  我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从此与班级学生日日相伴,并由此遭遇到一名特殊学生——小丹。

  这位学生有些独特

  接手班主任后,我迅速进入角色,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在与学生们接触一周后,我发现班内女生小丹有些独特:她只在上课时候偶尔抬头,其他时间从不抬头;从来是独来独往,与同学间几乎没交往;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正是活泼好动的花季,小丹的表现太过特殊。

  由此,我时时关注起小丹的举动,还全面了解了她的表现。其实,小丹品行端正,学业成绩不错,作业规整,字迹端正,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她的表现这么独特呢?

  过了一段时间,适逢单元检测刚出成绩,我利用这一机会把小丹叫来,以关心和了解的态度去和她交流。她站在我面前,眼睛一直看着脚尖。当我和她谈起最近上课状态时,她的回应还积极,不断地点头,还抬起头来看了我几眼;但当我问她和同学、父母沟通交流情况时,她有点回避,表情显得紧张起来……

  我又通过其他途径对小丹进行了解。我找到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她的情况,同事们普遍反映:小丹就是个很乖的学生,听话,作业认真,就是不爱说话,不爱抬头,感觉她很怯懦。对于她的其他情况,同事们也知之甚少。我又侧面问班级学生,各位班干部和她的同桌都问了,还是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冒昧打电话给正在休病假的原班主任老师问缘由,这才知道:原来,小丹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去世了,母亲重病,家里特别困难,不仅享受学校里的营养补助,外面企事业单位与她还有结对帮扶。

  小丹平时上下学,都是由姨妈接送的。于是,我又联系上小丹的姨妈了解情况。原来,小丹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因家庭变故,她日渐变得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

  也许,是自卑使得小丹变得独特了吧?

  让爱心阳光照亮心扉

  现实有些残酷,家庭变故使得小丹选择逃避,逼得她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变得畏首畏尾、胆小怕事。其实,她内心更加渴望关心,但又拒绝敞开心扉!

  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小丹走出人生的阴影,让阳光照进她的心扉。

  针对小丹的情况,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及时疏导小丹的不良情绪,鼓励她积极地面对挑战。在征得小丹姨妈同意后,我选择在全校放学后与小丹进行了一次个别谈心谈话。我拥抱了她,认真倾听了她的故事,引导她表达内心压抑的不良情绪;我充分肯定她在学业、守纪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她继续保持;教给她一些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委婉提醒她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

  二是引导小丹把视野从过去转向未来。小丹其实始终沉浸在过去生活的阴影伤悲之中,我必须要把她的视野拉回来,告别过去,展望未来。我给她留了一个小任务:理一理过去的生活给现在的自己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这些影响有哪些利处,又有哪些弊处?以后你打算如何对待过去生活?你希望自己的未来生活是怎样的?你想通过什么方式去实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通过这些问题的梳理,小丹日渐明白:沉浸在过去伤痛中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应该让伤口结痂,成为心灵最坚硬的地方,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也是她身边爱她的人最想看到的。

  三是家校携手给予更多关注,用爱化解她内心的坚冰。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我与小丹的姨妈经过多次沟通,争取到了支持,小丹终于向姨妈说出了内心的担忧,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学校,我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活动,首先是结合德育班队课活动,组织了一次《如何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鼓励小丹和学生们正确面对生活的挫折,掌握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培养坚强的品质;第二次主题是《我要和你做朋友》,大胆说出想和谁做朋友,理由是什么,小丹从同学们的发言中知道不少同学想和她做朋友……不久,她和几个同学关系就显得亲昵起来。小丹终于抬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同时,我巧用帮扶结对方式,催生小丹融入班集体。小丹学习成绩不错,我安排她结对帮助坐在她后面的女同学,负责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这样小丹就不得不主动去关心别人,“破冰”势在必得。另外以班长等为首的帮扶小团队也成立了,负责多与小丹互动交流,绝不让小丹再现孤单身影。各科老师得到了我的“关照”也更加关心小丹的学习生活,注意保护她的隐私,回避敏感话题。学校心理老师也不时来关心和帮助小丹。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小丹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笑容多了,小伙伴多了,上课抬头挺胸,会主动回答问题了。那年端午节前夕,结对小丹的上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来看望小丹,都表示:小丹与以往大不相同,感觉她笑容多了,回应多了,他们感觉自己的结对帮扶工作意义更大了。我的内心深感欣慰。

  几点思考

  回顾小丹变化的经历,我产生了不少有些思考和感悟。

  一是特殊学生要特殊对待。每位孩子都会遭遇成长中的烦恼。面对不同的困难生,需要因生施策,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多方位观察、搜集关于学生更多的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要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诚信耐心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要探索不同教育方式,多用聆听、关注、沉默等咨询技巧传达对困难生的同感,认同她的情感和愿望,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是激发家校合力育好人。教育,需要聚力,多管齐下教育效果更佳。我努力争取到各方力量的支持,小丹的亲人、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加强与小丹的沟通,为小丹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小丹亲人的理解和配合对小丹的帮助也很重要。在多方鼓励下,小丹不断突破自己,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这对小丹重新融入班级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多用激励方式,激活正能量。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从而激活学生向上、向美、向善的正能量,从而激励学生持之以恒正道前行。


上虞日报 教育周刊·课堂内外 00012 让爱心阳光照亮心扉 2022-10-01 上虞日报2022-10-0100011 2 2022年10月01日 星期六